下载此文档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诊断】
  
  (1)可能有前驱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史。
  (2)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清晨睡醒时发病。
  (3)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逐渐加重,呈进展性卒中型。
  (4)意识常保持清晰,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明显。
  (5)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增高。
  (6)常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器官的动脉硬化。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
  (7)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
  (8)脑CT或MRI检查,在24~48h后可见低密度梗死区改变。
  (9)发病前可有TIA。
  【诊断检查】
  应进行CT扫描、超声波、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必要时再进行MRI、MRA、PET、DSA及腰椎穿刺检查。
  
  发病24小时内,多数正常。之后,梗死区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梗死面积大者可伴明显占位效应,发病第2
—3周时,病灶可为等密度影。发病3天至5周,病灶区可出现增强现象。发病5周以后,大梗死灶呈长久性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及增强现象。病灶过小或病灶位于小脑、脑干,CT常不能发现病灶。
  2 MRI发病数小时即可显示病灶,在24小时后,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及周围水肿,不伴出血的梗死灶在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如果伴有出血者,则混杂有短T1、T2信号。MRI优点是能检查出小的病灶,小脑和脑干的病灶以及较早期的病灶。DWI在发病2小时左右即可显示出缺血区域,但对陈旧性梗死灶不显示。因此,可鉴别新发与陈旧的脑梗死灶。
  
  主要用于MRI还未能发现的缺血性病灶或低灌注状态的病灶。
  
  DSA和MRA可显示阻塞的动脉部位、脑动脉硬化情况,还可发现非动脉硬化性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
  5腰椎穿刺检查
  颅内压和脑脊液的常规与生化检查大多数为正常。但大面积脑梗死者,或伴有出血性梗死时,可提示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呈血性或黄变。如影像学检查已明确不需行此项检查。
  6其他检查见短暂脑缺血发作。
  【鉴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