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森林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安局新第一学校
王新会
一、教材分析:《失踪的森林王国》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森林 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 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和后果。
(2)积累“安居乐业、置若罔闻、萎靡不振、跃跃欲试”等成语。
2、过程与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理解内容,在朗读与仿句中完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成语;在对比朗读中想象森林被砍前后的不同景象,体 会森林的重要性。
5、教学难点: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和后果,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法:引导点拨。
四、学法:朗读、讨论。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以前,森林王国的国王下令不准乱砍树木,森林王国美丽富饶。 可当新国王上台后,
砍树建新王国,结果自然灾害不断,森林王国很快就消失了。 二、细读感悟,体会主题。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这样一个森林王国,你觉得美吗?美在哪儿?指导有感情地朗 读,教师引读。
(2)课件演示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看到这么美的一个森林王国,你想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我走进了一个 的森林王国,那里 ,那
里,那里
(3)是什么原因让森林王国变得如此美丽富饶?
学习第二三段抓关键句:“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
(4)过渡:这么一个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结果怎样呢?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抓住“无影无踪”。
(2)森林变成了什么?新型王国。
3 '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抓关键句子理解。
抓关键句子“把树木全砍掉,建造新型王国”理解,特别要强调“全砍”的理解。
(2)过渡:新国王建立的新型王国怎么样?
生读第8段。
(3)但是这样的繁荣会一直持续吗?
4、学习8 — 12自然段。
(1)、森林王国出现了哪些现象?用“()”括出来。
现象:工厂烟囱冒出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
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各道路上飞舞的灰尘,使人委靡不振。
(2)理解:委靡不振
(在这些现象中,比较难理解的是,人们“委靡不振” 0)
结合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因为环境变坏的原因,人们变得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出现了无精打采的样子。这种样子 就叫做
“委靡不振”)
(3) 出现在这些现象时,人们内心的想法是
什么,用“ 叼勾画出人们的感受。
感受:人们开始想念瓦蓝瓦蓝的天空。
人们渴望着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气,更回怀念绿树浓荫和鸟语花香。
(4)指名读句。
我请男生读现象,女生读感受。希望你们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个正走向消失的王国。
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先写看到的场面一一现象,再写内心的想法
(5)仿写: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 ,人们 。(你能在空白处说说人们此时内
心
失踪的森林王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