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doc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郁气滞证:乳房结块,两胁胀痛,或经前乳房作胀,经来不畅,郁 闷寡言,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苔薄白,或舌边瘀点,脉弦或 弦滑。
(二)气血两亏证(术后多见):患者多数年纪偏大,中气不足,术 后伤正 气,且癌症属瘀毒内蕴,耗伤津液,故见面色院白,心跳气短,夜眠欠 佳,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冲任失调证(年轻多见):乳房内肿块、表面不光滑、盗汗、口干、 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无力。
(四)气滞血瘀证:乳中有块,烦闷易怒,寐差,口干喜饮,便干尿 黄,舌 紫暗,苔黄厚,脉沉涩或弦数。
(五)脾虚痰湿证:患者素有脾胃虚弱、术后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免疫力 下降,患者上肢肿胀、胸闷、纳呆、便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患侧肢体肿胀
1'注意观察术肢水肿程度、皮肤情况。指导患者卧床时将此侧手 臂抬高 以预防或减轻肿胀。
2、术后避免术侧上肢静脉穿刺、测量血压等,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并 适当运动术肢。
3、术后患肢功能障碍
(1)注意观察术肢活动情况。
(2)做好宣教,强调术肢及时充分的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 得患者配合
(3)做好功能锻炼方法的宣教。术后强调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术后 3-5天后活动肩部,拆线后加大肩部活动范围,指导患者做患肢爬墙,梳 理头发,拉绳,展肘等运动,以恢复肢体功能。爬墙练习:面立墙边,将患 肢扶在墙上,尽可能向上爬,然后轻轻有力依靠体重前压,由轻至重,慢慢 前行。每天早晚各练1次,直至患肢与健肢上爬行高度一致。每次爬墙以 后,前后活动上肢,并以健侧手对患侧肢体按摩。平卧时应抬高患肢,做握 拳活动,以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患侧肢体疼痛
.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
. 一般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色调淡雅,避免噪音及不必要 的人员走动。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胸痛严重者,宜患侧卧 位,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减轻胸痛。
.心理护理: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 乐等。
.中医操作:耳穴压豆,主穴:乳腺、腋下、肝,配穴:交感、内分 泌。按揉2-3次/d,每次1-2min。
三)胸痛
.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医嘱予止痛 剂后观察用药反应。
.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色调淡雅,避免噪音及不必要的人员走 动。
.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胸痛严重者,宜患侧卧位。
.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减轻胸痛。
.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
.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皮质下、交感、肺等穴位。
四)月旬闷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减少说话等活动,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 耗。
.与患者有效沟通,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焦虑等。
.教会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床适量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遵医嘱协助胸腔穿刺抽水或胸腔药物灌注,治疗后观察症状、生命体
征变化,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营养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