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谁人能解琵琶语.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谁人能解琵琶语
——《琵琶行》赏析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描摹音乐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
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同”。
知识链接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 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
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教学过程
导入
《琵琶行》一直被认为是七言歌行体中的扛鼎之作,明白晓畅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及意蕴良深的思想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琵琶行》
二、整体感知
1、谁人能解琵琶语——是谁呢?(齐答:白居易)
2、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大诗人,在序言中他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被贬江州的司马)
3、追问:全诗讲了有关他的什么事情?(学生概括)
4、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听懂了这个琵琶曲?文中哪里有所表现?
(答案预设: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学生也有可能说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重唧唧。”“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如果回答这两句则提示学生紧扣外在表现,而非直接感慨)
三、文本解读
学生先答“青衫湿”则提出疑问: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追问:伤在何处?(学生答白居易被贬一事)
PPT补充白居易被贬的背景介绍,师补充中唐时期,司马一职名为刺史助手,实则是安置犯罪的官员。
PPT序言中“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感斯人言是指?
(学生答琵琶女的自述身世的第三段内容,要求学生概括琵琶女的身世处境)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

谁人能解琵琶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