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成因探讨讲解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成因探讨讲解
容易形成空鼓部位及主要原因
一、墙顶部(梁与底板交接部位);
二、踢脚线部位;
三、阴阳角部位;
四、过梁端部;
五、线盒周边;
六、砼与砖墙交接部位;
七、其他······
壹、基层处理不到位;
贰、工艺做法不符合要求;
叁、砂浆使用情况不理想;
肆、后期养护不到位;
伍、整改方案不合理。
易形成空鼓部位
主要原因
第1页/共23页
一、基层处理
挂网。
原因分析:挂网不牢固、钢丝网刚度不足、挂网前高低差未补平等造成挂网部位无法搓压密实,抗裂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空鼓、开裂产生。
建议做法:墙面不同基体之间应设置挂网的抗裂措施,对存在缺陷的基层修补后再挂网。钢丝网的锚钉间距要符合要求,同时要进行压平后再固定,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
第2页/共23页
一、基层处理
砼墙面未按方案要求进行修补、涨模部位后处理、基层清理不干净。
原因分析:基层涨模采用普通砂浆修补或涨模部位后处理、抹灰准备工序过程中未对基层进行清理,影响砂浆与基层粘合。
建议做法:出具可实施性专项方案对抹灰墙面基层进行处理,严格保证基层平整、干净,应严格避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对结构墙面进行修补。
第3页/共23页
一、基层处理
甩浆质量较差。
原因分析:甩浆不密实、不均匀、未形成毛刺,浆体强度不足。(机械喷浆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尤为凸显)
建议做法:采用人工对墙面进行甩浆处理,保证甩浆质量符合要求。
从成本角度上来讲,人工甩浆能有效降低空鼓/开裂,也能降低后期整改维修成本。
第4页/共23页
二、工艺做法
砌筑墙体灰缝缺陷。
原因分析:砌筑墙体出现通缝、断砖、混砌、顶砌灰缝不饱满等问题都容易导致后期抹灰层的开裂。
建议做法:砌筑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排砖,避免通缝的出现,对通缝、断砖、混砌等部位进行挂抗裂网处理,顶砌施工按要求 注意上墙时间,对灰缝不饱满的部位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实。
第5页/共23页
二、工艺做法
一次性砌筑到顶。
建议做法:严格控制砌筑墙体顶砌间隙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并加强顶砌部位灰缝控制及挂网处理。
原因分析:砌筑墙体一次性到顶,顶砌间隙时间不足,造成墙体竖向收缩(沉降变形)。
,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规范补充
第6页/共23页
二、工艺做法
门洞过梁支座长度不足,端部存在通缝。
原因分析:门洞过梁未设置或支座长度不足、因平面限制过梁未进行植筋或现浇、过梁端部存在通缝/灰缝不饱满等情况,后期由于墙体不均匀沉降,导致门洞边角抹灰层的空鼓/开裂。
建议做法:门洞过梁按要求入墙深度不小于250mm,由于平面限制应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设置,同时应保证端部灰缝到位,不应出现通缝、不饱满等情况。
第7页/共23页
二、工艺做法
构造柱及腰梁未设置。
建议做法: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现场施工和质量验收。
原因分析:墙体高度大于4米未设置腰梁,墙长超过5米或层高2倍未设置构造柱,增大墙体变形力,从而导致空鼓/开裂产生。
第8页/共23页
二、工艺做法
门垛设置不规范
原因分析:门垛采用砖砌,且未设置拉结筋、存在通缝,后期未进行挂网抗裂处理。
建议做法:小于10CM门垛建议采用细砼进行现浇,并设置拉结筋,保证门垛与剪力墙整体性一致。
第9页/共23页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成因探讨讲解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24 MB
  • 时间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