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 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7月第 一版)“肺胀病'(ZYYXH/T4-49-2008 )和2010年全国中医内科肺系 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进行 诊断。
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 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 息时也感气短。
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
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
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i/FVC V70%表示 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
2、 西医诊断: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参照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 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诊断。
症状
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 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 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
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 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 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
COPD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
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绢,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 腹予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 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 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 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 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 P2 > A2 ,三尖瓣区
可闻收缩期杂音。
腹部: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 动性浊音阳性。
其他:长期低氧病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 可出现双下中凹性水肿。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通气功能检查对 CO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
度分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i/FVC%)是评价气 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预计值)常用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其变异 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i/FVC V70%,提示为不 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增高和肺 活量(VC)减低,提示肺过度充气。由于 TLC增加不及RV增加程 度明显,故RV/TLC增高。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 (Dlco/VA)下降,表明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泡间隔的破坏及肺 毛细血管床的丧失。
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改善率A
12%且FEV1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 断
肺胀病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