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担保业务的控制制度设计什么是担保? ?担保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为确保合同履行,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公司对外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营活动, 但部分上市公司却由于担保而出了问题, 甚至危及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究其根源, 还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上出现漏洞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设计健全有效的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担保行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对外担保一措施四控制 1设计思路担保风险 3基本设计内容作用和意义 2主要流程一·设计公司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路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确定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确定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要点确定担保业务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设计公司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实际情况; ?2、具有广泛的约束性; ?3、符合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4、实行内部牵制原则; ?5、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6、实行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二)确定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设计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首先应根据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即: ?1、建立担保业务的职务分离、授权批准制度; ?2、保证担保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 ?3、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方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三)确定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要点?担保业务内部会计控制要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申请担保人进行评估; ?2、担保事项的审批; ?3、担保合同的签订; ?4、担保事项的即时监控和事后监督; ?5、担保合同及时终止担保关系。(四)确定担保业务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 制定担保政策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记录和及时披露风险控制建立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1、制定担保政策。要规范上市公司担保业务,制定恰当的担保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明确担保的对象、范围、条件、程序、担保权限、担保限额、禁止担保事项等, 检查担保政策的执行情况。 2、不相容职务分离。实行担保业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此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担保业务应适当分离的职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的评估人员、审批人员、执行人员、相关财产的保管人员、记录人员、监督人员分离。
会计制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