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称论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从高考改革动向看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高考改革动向看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
    上海从1995年开始恢复地理高考已有4年, 选考地理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这对地理教学的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对全国的高考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些省份也准备效仿。广东省“3+x”方案的出台,明显加强了地理学科的地位,在全国地理教育界再次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时,浙江、吉林、江苏、山西四省也将于 2000年恢复地理高考。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重视自己从事的这门学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古代曾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作为一个人博学多才的重要标志。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教育过多地限于促使学生重视具体书本知识的学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因此,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即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象;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会钻研与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由“讲师”变为“导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用自己正确处理教材的方式和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学法指导,而不是一般的理论说教或经验之谈。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必须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相吻合,具备系统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善于从整体出发,认识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而这种思维的形成,要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所以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学中努力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 即以发展的主体性为中心,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主动地继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共性和个性都得到适时、适度发展的全新素质观。
    众所周知,要更新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因为高素质的教师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曾经恢复起来的地理学科地位,再一次陷入危机,对中学地理教学师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尽管还有会考存在,但其要求低得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低得多(多数学生只求合格)。在县级以下的很多学校,初中地理课往往被占用,即使有人上课,也不是专职教师,甚至出现过“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教地理”的荒谬观点。在学校每天的课程设置中,地理课排在上午第一、二节的情况几乎为零。这些都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甚至有些地理教师不知流向何处!如今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各种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提高地理教师素质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地

[职称论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从高考改革动向看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784593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