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处理和护理方法
1 产后出血概述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其愈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孕产妇的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2 产后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以下四个因素引起的,分别为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既可由以上单一因素所致,也可多因素并存,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若不能及早发现并处理得当的话,产妇的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产后出血的处理极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针对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一是按摩子宫,包括腹壁单手按摩子宫、腹壁双手按摩子宫及腹壁-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此法不仅可以刺激子宫收缩,还可压迫子宫内学窦,减少出血。二是应用缩宫剂,根据产妇情况,可采用肌内注射、静脉滴注、舌下含化、阴道上药等方式,达到促进子宫收缩而止血的目的。三是宫腔纱条填塞:适用于子宫松弛无力,经按摩及宫缩剂等处理仍无效者,由于宫腔内填塞纱条可增加感染机会,故只有在缺乏输血条件、病情危急时考虑使用。四是结扎盆腔血管:经上述积极处理无效,仍出血不止时,为抢救产妇生命,可经阴道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若仍无效,则经腹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五是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需在产妇生命体征稳定时进行。六是经积极抢救无效,危急产妇生命时,需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术。
针对由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最佳的治疗方式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后及时将胎盘取出,并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做好刮宫准备;如果产妇的胎盘已剥离但尚未娩出者,则要协助产妇排空膀胱,按压子宫底部并牵拉脐带,协助产妇娩出胎盘;如果胎盘粘连者,则可以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协助娩出胎盘、胎膜残留者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术的术前准备。
针对由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可以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彻底止血。如果产妇存在阴道血肿状况,应及时切开血肿、清除积血、彻底止血、缝合,必要时可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首先要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所致的出血。尽快输注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若并发DIC,采用抗纤溶及抗凝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需尽最大努力对患者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及尿量,避免出现休克。建议兼顾止血与防休克治疗。对出现休克的患者及时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将产妇去枕平卧、吸氧、保暖;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
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就需要密切注意产妇动态,防止由于产妇的抵抗力下降造成感染。感染常常伴随着产后大出血而来,因而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至关重要。
3 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产后出血是严
产后出血的处理和护理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