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学习心得专业: 信息与电子工程班级: 通信 1班学生姓名: 董楠学号: 2120130757 完成时间: 科研诚信学习摘要及心得导言科学研究作为人类知识生产的主要途径,从来就是社会的集体事业,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科学家的诚信为基础的。然而,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代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诚信不端面临着新的挑战。科研诚信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科学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科学研究通常简称为“科研”,顾名思义,指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理论的应用。另一个与此相近的概念是“学术( academic )研究”。在我国,许多正式文件中往往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称为学术研究。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GAI )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 5项根本的价值观。学术规范建设是科研诚信的基础和保证,而且两者所涉及的很多问题非常相近。负责任的研究行为( RCR )是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理想要求,即坚持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坚持客观性,对科学真理负责;坚持人道主义,对人类负责;坚持社会公正,对社会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负责。这些原则体现了科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客观、准确、公正、效率、人道。它要求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行为一方面要对科学共同体负责,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和科研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对社会负责,遵守社会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科学精神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科学是一项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理性精神。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要体现科学的精神诉求,还应认识到科技对于人类的价值,为此, 科学研究必须受到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的制约,并在实践层面呼唤科技人员的社会良知和专业责任,切实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 科学理念是人们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看法和观念,它们体现和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和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认知态度即理性精神。其次,科学的理性精神中既有理论创造的勇气又有严谨实证的态度,即通常所说的实证精神。在更为广泛和深刻的价值层面上,科学精神与人的价值密不可分。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文精神。现代科学日益发展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科学的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为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精神气质和社会规范。默顿规范,即公有主义(Communalism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原创性( Originality) 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Organized Scepticism )的精神气质,实际上是认知层面的科学精神在社会建制层面的拓展,其合理性在于它们有利于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坚持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