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晋雅芬)为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健康的新闻秩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新闻采编人员使用网络信息、开通个人微博等网络活动的管理。
——2013年04月16日 11:5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1
采编人员设立职务微博须经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发布通过职务活动获得的各种信息
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新闻信息产品
●坚决制止和依法查处采编人员以网络为平台牟取非法利益等行为
●新闻单位设立官方微博须向其主管单位备案并指定专人发布信息
2
第五讲 传媒内容产品生产的管理
(采编环节)
第一节 生产的特性
第二节 生产的管理
3
第一节 生产的特性
(一)生产单一内容产品,印刷传媒最终是个体完成(稿件),电波传媒集体完成(团队)。
---管理上:
人员配备要注意;
对印刷传媒—强调个人创新精神…;电波传媒——强调团结精神、注意领导职能的协调行为…。
4
(二)生产过程中,
电波传媒比印刷更关注符号一些。
影视:人物长相、画面视觉形象;电视剧
广播:声音、语调。
5
*符号—意义
印刷、电波:最终都追求符号之下的意义
电波:比印刷传媒更关注符号一些
印刷——深度;
(“传播理性文明”、“思考力和深度”)
电波——生动。
电视——生动,比印刷传媒等有吸引力;
收音机——强调符号本身即语调、语音等—;
电影——生动(冲击力、震撼力)。
6
但:
符合、意义的度。
内容产品——附着于物的精神产品——归根结底其内核是意义——都应以意义为重。
电波传媒内容产品的意义可浅一点,结合其符号形成生动优势——但过分强调符号追求感官刺激、忽视意义肯定不利。
电影
7
第二节 生产的管理
(中国)
一、报社生产的管理
二、电台、电视台生产的管理
8
一、报社生产的管理
1、“量化管理”(控制职能)
2、 “部版合一”制(组织)
3、编采合一制(组织)
4、编辑中心制(组织)
5、编辑责任制(组织)
6、内部评奖制度()
7、末位淘汰制()
8、《新闻出版保密规定》(中观管理层面)
9、审读制(中观)
10、违纪报刊警告制度(中观)
9
1、“量化管理”(控制职能)
——规定采编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应完成的工作量,到期进行考核并据此计算薪筹等的一种机制。
实质——控制职能中的绩效评估。
10
第五讲传媒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