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和艺术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发生冲突,而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则是一门艺术。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个教育案例:一个语文老师把班级里作业写得极不认真的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打算进行批评教育,谁知其中一个学生当众愤然地将作业撕成两半……而此时这个语文老师凝视了这个学生几秒,然后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继续和其他学生谈心。那个学生则趴在旁边的空桌上,开始写着什么,原以为他认识到自己错了,孰知他在写其他作业……这个语文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回去吧,好好想想。”这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教师到底该如何处理?学生的这种行为应不应该批评?如何进行批评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今天,赏识感化教育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却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表扬和批评正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更需要教师的指引。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进行批评、惩罚,不仅是教师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的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所以,只有感化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青少年学生。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他们遇事易激动、暴躁,对外界和自身极易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的策略十分重要,批评的方式方法如果不恰当,收到的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二、批评教育要讲究艺术
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是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必操之过急,遇到问题要善于做冷处理。可以将此事暂且搁置起来,之后再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案例中的学生可以当着老师的面将作业撕掉,说明当时他的情绪是相当激动的,如果老师当面批评他很有可能引发冲突,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会恶化师生关系。而案例中的老师采用了冷处理,暂且让学生离开并反思,这样就避免了师生矛盾的升级,为冲突的解决埋下伏笔。第二天早上,这个语文老师就收到这名学生的道歉信,以此为契机,他和学生进行了谈心,批评了学生的过激行为,教育学生应该尊重师长,并认真完成作业。该学生也真诚地接受了批评。这样不仅巧妙地解决冲突,而且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教师批评学生要有理有据,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可让班级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学生如果犯错,就可依据班级公约进行批评教育。教育学生,不是让他们“听老师的话”,而是要他们“听班级公约的话”“听自己的话”。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有理有据,学生才能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改正。
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和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