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一一经典呀
音箱的”灵魂"----分音器的调整
2]分音器的交*频率的调整•------ 注:音箱,分音器已定型,分频点已基本符合单元要求,不 然就不叫调整成设计了 •
(分音器有两种设计方法:a)固定阻抗设计• b)分频点阻抗设计.)
现在把高低音喇叭和分音器卸下来 ,分音器上有阻抗补偿的把它卸掉 ,按正常接法搭棚焊接
接入功放,音量与第一部分测试相同,保持原先是几点钟方位,因为此时音箱以不要,低音声 短路,听觉已不准•这可方便,一堆垃圾•万用表接谁都顺手• 万用表接入低音喇叭接线端子 ,测量低音喇叭分到的实际电压值 ,放1KH音频信号,微调音量 电位器,使其为一整数•(此时为方便说明要假设一下 :比如说万用表指示为 *频 ---雨果正好有一频点是 .)好,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 做图,这是低通曲线•
万用表接入高音喇叭接线端子 ,其它千万别改变!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
通曲线•
这时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分频点 •就是两条曲线的交*点•我们现在只调交*点,其余一概不
管•
啊啊,它是在我们分频器的分音点上吗 ?它是按我们设计的滚落点交 *吗?
现在可有办法对症下药了 •我瞪着你呢•
我们原先假设输出为 3V,3V的半功率点是:3*=,
我们只调电容值,(当然假设电感量基本符合)• 再调高通电容,*•
这样分频点就调好了 •
必要的交代:之所以不加任何数学证明是为了可操作性 •繁琐的数学推导总让人有:你不说我
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但简要的还是要交代一下:,,合成后的功率正好 等于原输入功率•以后测频响合成曲线时读者将会发现它们是平坦的 •详细的数学推导留给
聪明的读者去完成•
也许两条曲线很难看,不要紧,啊啊,下一步就是我们的第 3步,Q值的调整•
3]分音器(低通和高通)的Q值的调整•
由于叙述的困难,画了一张草图帮助说明:图中,蓝色的线是理想的分频曲线 ,相当于分音器
的Q值=,也就是最佳阻尼,这是我们调试的基准线•我们要使实际的分频曲线逼近
它.(调整之前除了绿色线,其它的线要先画出来).
现在把低通的RC串联补偿接入低音扬声器端子 .
注:RC的取值:-----我们有个前题,就是假定原来设计基本符合要求 •
⑻ 用额定扬声器阻抗设计的,比如说8欧,-5W勺电阻.
用分频点阻抗设计的,就接入分频点扬声器实际阻抗值电阻 •
感到茫然的初哥,就用扬声器的标称阻抗值接相应的电阻值 •
C暂取15UF无极电容,耐压值大于功放输出电压值 .
现在,我们老一套,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做图,这是低通曲线,描出的曲线 高于蓝色基准线的,加大电容值,低于基准线的减少电容值.(注意,此时设计正确的分音器, 原先调好的交叉点是不变的,交叉点变了的,设计就有问题.)
把高通的RC串联补偿接入高音扬声器端子 .
电阻取值如低通•
C 暂取 1UF.
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通曲线,调整方法如低通•
反复调整,直到与图示的绿色线相似----交叉点不变,高低通曲线从下方逼近理想的分频线 •
此时分音器阻尼适当,失真最小•方波响应较为理想,交叉点的相位差大约是 75度左右•
也许你两条曲线不一样高,不要紧,一般是高音单元灵敏度高,曲线也高,可能还高不少,这时 就要加衰减电阻来平衡灵敏度 ,---- 串入,让高通曲线比低通曲线低上 -,
因为高音太亮听感不好,最后统调时按自己的爱好定
现在, 三个部分的粗调就算结束了, 把我们的零碎一股脑的装入箱内吧。 下一步我们还要整 体统调一下。 由于整体统调还需交代一丁点基础知识, 所以请读者稍微耐点心, 等我回顾一 下。
以上我们所做的是基于以下思考:
(1) 一套音响, 最后放出的声音是音箱。 声音的失真度是最需要关心的第一指标, 一般地说, 失真在 1-2%以下,就有比较好地听感,人耳能感觉到 1%的变化, 3%时以容易察觉,到 5%时
就不容易被接受,而再往上,就使人烦躁。而一个优秀泊来品喇叭,在有效频率上,谐波失 真大约在 1-2%之间 . 且这个指标装入箱内是有增无减的 !
(2) 如何用最常用的工具来系统调整我们的音箱 , 使附加的失真尽可能的减少 .
尽管此方法土的掉渣 , 但我拿着土法调好的进实验室出来以后却稍感安慰 .
后记: 经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