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启蒙教学研究
摘 要:在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民族舞蹈的启蒙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舞蹈启蒙教育的研究和建设,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民族舞蹈启蒙教育的价值。这能让初学的舞者轻松地融入舞蹈中,掌握律动,找到舞蹈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充分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让我们从旧的舞蹈教育理念中转变出来,改变从技艺入手练舞蹈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新一代创新型的舞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舞蹈;启蒙教学;对策
0 引言
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保证舞蹈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舞蹈教学,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在舞蹈教育中,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特点鲜明的内容是民族舞蹈吸引人的重点。笔者多年来研究舞蹈启蒙工作,让学生学好舞蹈是笔者多年以来追求的目标。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在民族舞蹈的启蒙教学上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1 舞蹈启蒙教学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体制不断创新的21世纪,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只有培养幼儿在舞蹈艺术方面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初步的鉴赏力,才能使幼儿学好民族舞蹈。在初学期,幼儿也许只是向往舞台上漂亮的亮相以及一身美丽的装扮,所以自己也想试一试。但是,当面对一些枯燥无味的动作、单调的基本功训练时,也许就没有多少小孩子可以坚持下来了,肢体的伸拉在舞蹈学习中无疑是让广大小孩不能接受的,这也就让一些平时娇生惯养、意志薄弱的幼儿放弃了舞蹈。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我国是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有不同的特点,如蒙古族舞,其特点是动作矫健,节奏感强烈,豪迈而又不失奔放;维吾尔族舞蹈就以活泼开朗,风趣乐观,急速的旋转著称,令人眼花缭乱,但又不失美感;朝鲜族的舞蹈姿态优美动人,凝重端庄……每个民族的舞蹈中都保藏丰富的内涵,是构成独特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所以,民族舞蹈的启蒙教学就要以幼儿的心理年龄为出发点,选择具有教育性、趣味性与艺术性的题材和音乐,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培养幼儿适应各个舞蹈的节奏感。比如在排练蒙古族舞蹈《小牧民》时,先让他们了解大草原的美丽得风光、一望无垠的草地,碧蓝的天空以及可爱的蒙古包,还有自由奔跑的羊群和骏马,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大草原的故事,讲一讲那里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充分的认识大草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这样,在了解当地文化的情况下,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把动作做好、做到位,跳出当地的韵味和风格,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之中,在学习骑马动作时,告诉幼儿一定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比如骑马时,双手要半握,右手在前方,左手则是放在胸前,双脚交叉,左右脚要轮换地做,但脚背要挨地。在充分的讲解和演示后,他们就纷纷地议论起来,开始给我提意见,矫正我的错误动作。“发现脚的节奏也很重要”,他们能提出意见就说明他们认真地观察了、细心地研究了,已经初步领略到了舞蹈的乐趣。
民族舞蹈的启蒙教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