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见簋?西周早期通高 16 厘米,口径 厘米?首都博物馆征集。侈口, 颈微束,鼓腹,两侧各置一半环形兽首耳,耳下有小钩珥,圈足有阶。口沿下两兽首耳间各置对称突起的兽耳,其两侧分别以兽首、两耳为轴的鼻、额组成四组兽面纹,圈足饰一周兽面纹。腹内底铸有铭文“见作宝尊”,4字。星点蟠虺纹壶?战国通高 厘米,口径 10 厘米, 底径 厘米首都博物馆收藏。直口微侈, 细颈,鼓腹,平底圈足, 颈部有四个等距铺首衔环, 颈下肩上两侧有对称的小铺首衔环,环上饰科角涡纹,颈部光素,腹饰六圈瓦纹,瓦纹之间填以星点蟠虺纹,近底部亦有四个小铺首衔环,与颈之衔环上下对应。此器造型、花纹是典型的战国特征。陵阳壶?战国通高 厘米,口径 厘米?首都博物馆收藏。有盖, 盖顶有莲瓣状捉手,口微侈,束颈,肩部两侧各置一铺首衔环,鼓腹,矮圈足。莲瓣状捉手中央饰以涡纹,口沿下以红铜镶嵌锯齿纹,由肩至下腹等距离镶嵌三周红铜。口沿部刻有铭文“陵阳”2字。此壶形制多见于战国中晚期。嵌松石龙首带钩?战国长 厘米,宽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钩作龙首状,器呈琵琶形,圆脐, 鎏金,钩身以几何形图案镶嵌绿松石。此带钩尺寸大,实属少见,也是研究鎏嵌技术最好的例证。人形足双耳洗?汉通高 厘米,口径 27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此洗为深盆形,敞口,唇微卷,下腹收敛, 腹两端各饰一兽首衔环,平底, 腹下有三人形象。三人均圆目, 大口,作直立状,双手叉腰, 赤上身,仅下部着短裙,以头肩承负洗腹。腹部饰一组凸弦纹。洗为日常盥洗用具。此洗与河北文物研究所藏怀来狼牙山出土的战国晚期人形足敦形制、花纹均一致。镶贝壳鎏金鹿?汉高 厘米,底径 9×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鹿呈卧状, 以海贝为鹿身,鹿首昂扬,鹿角、耳后伸于海贝,以固定海贝,鹿腹、四肢蜷卧,边缘上卷,以托海贝。鹿体鎏金,已脱落,依稀可见。造型新颖别致,以铜和海贝的组合为鹿, 又以海贝的花纹来表现鹿身的花纹,也真乃匠心独运,为汉代独特的艺术风格。扁腹双兽环耳壶?汉通高 厘米,口径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小圆口,短颈,流肩,肩上置对称铺首衔环。腹较大, 腹部两侧起棱,截面呈橄榄形,下承橄榄形矮圈足, 圈足略向外撇。整器素面无纹。此壶造型独特,为汉的扁壶奠定了基础。八卦纹投壶?元通高 39 厘米,口径 厘米,底径 11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直口,口两侧各置一贯耳,长直颈,肩圆而广,鼓腹,下腹渐收,平底。贯耳上饰以雷纹,颈部饰以瓦纹,肩部饰以一周回纹,其上下夹以弦纹,腹部以八卦纹装点,下腹部则饰以一周莲瓣纹。此壶为投壶游戏所用,投壶游戏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晋、唐、宋、金、元时较为流行。错金波斯文索耳鬲炉?明景泰通高 厘米,口径 厘米?首都博物馆藏。敞口宽沿,方唇, 短束颈,绹索形直耳,圆肩,鼓腹, 浅分裆,三矮柱足。上沿、颈、肩、腹各饰有错金纹饰:唇边饰连续回纹,颈部饰八朵团花,肩部环错波斯文字一周,为 6行警句: “短暂人生何等宝贵,你切莫把韶光荒废。你要崇敬真主直到 0年老体衰,顺从者的一生犹如流水,你珍惜的年华如同宝库在消逝,你要从宝库中汲取人生的精粹。”腹部饰以番莲花和缠枝灵芝纹。炉底双圈内错金年款回历 885 年,即明代景泰元年(公元 1450 年)。此炉线条流畅圆润,做工考究,将汉族、回族的艺术特色融为一体,是一件罕见的珍品。
中国青铜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