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卜算子 咏梅》 讲课人:谢倩倩
学习目标:
、融情入景的抒情方式。
。
3、鉴赏本词意境之美,揣摩本词炼字之妙。
学习过程:
说说描写梅花的诗句。
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了解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有感情的朗读《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
品析诗文
(1)这首词上阙写环境,下阙写品格。思考词人是怎样描写环境,有什么目的?
梅
驿外断桥
黄昏
风、雨
(野梅)孤独、寂寞
荒凉、破败
惆怅、萧瑟
凄凉、惨淡
(2) 这首词上阙写环境,下阙写品格。思考词人是怎样写品格,从哪里体现?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和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体现了诗人孤傲高洁、矢志不渝的特点。
归纳理解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拓展延伸
有感情的朗读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 。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相关背景
此词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
课题:《卜算子 咏梅》 讲课人:谢倩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