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第一课时﹚一完小史丽娟教学目标: 1.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俗语﹑伏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全文。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 教学难点:初步从课文语句中解决质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山村美景图)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 有郁郁葱葱的树林, 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乡, 作者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2. 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 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 2. 检查读课文效果,解决质疑; 〈1 〉检查读课文是否通顺;指名读,同桌互读互查。〈 2 〉默读,回忆质疑。问题:什么是搭石?没有搭石,人们会怎样过小溪?搭石有什么用?选搭石、摆搭石有什么要求? ……。〈 1 〉出示词语,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同桌互读。〈 2 〉指导生字,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师强调“暴”“衡”的书写。四. 小结:今天,同学们课上表现得都非常好,你们既读懂了课文, 又写会了生字, 希望在下节课上我们能发掘《搭石》的更多精彩内容。五. 作业设计: 1. 听写词语: 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裤子暴雨凶猛等。注意“暴”、“衡”的书写。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中标注体会。第二课时一. 激情导入——感知美 1. (点击课件:配乐出示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 、教师讲解: 同学们, 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吗? ( 板书课题) 作者刘章爷爷离开家乡已多年, 是什么让他对家乡的搭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 (用简笔画勾勒搭石图) 二. 初步感知——寻找美 : 这些小小的搭石, 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 细读课文。要求: 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 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 品读体味——欣赏美师: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 抽生交流: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他人着想美、声音美、画面美、谦让美、尊老美…… 3. 重点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动作美、画面美。( 1 )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板书。(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3 )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 )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 )抽生配乐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4. 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事。( 1 )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问: 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3 )拓展想象:你觉得在刘章爷爷的家乡还有什么事也会被人们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5. 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6. 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 所以作者深情地说——( 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 1 )说说你对这
《搭石》教案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