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及反思.doc《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 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 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 了解诗与词的不同
生任意背诵两首以前学过的古诗。
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了解词牌名)
2、 认识诗人一一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
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
1、 播放音频:听读
2、 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 把词读“胖”
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 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
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 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板书:醉)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 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
(1) 你强调了 “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 ②天色晚,看不清。
(2) 你强调了 “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 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
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
——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
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 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共天空同色,这 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 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 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哦,诗人在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书:景醉)
(3)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 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 梦幻的……)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 看着,也跟着陶醉了。齐背《如梦令》。(板书:人醉)
3、你听一一(《如梦令》歌词)播放蔡琴《如梦令》,尝试 跟着唱和。
四、 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细观察后交流。
这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 和韵律都是一样的。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五、 课后作业
推荐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李清照,了解李清照 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书设计:
如梦令
A
《如梦令》教后反思
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 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 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如梦令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