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感认知转折为中考作文加分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诸灵康
作文构思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各有短长,也各有千秋,而着 力于情感认知的转折往往能收到形神俱佳的效果。即将踏入中考考场 的初三学生在写作文时应在描写情感认知的转变发展上多花笔墨,真 切地反映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以此来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在解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时指出:《背 影》之所以成为让千百万读者感动的经典散文,关键是“作者潜在的 ,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孙教授所说的“意脉”是指文章表达 思想情感即情感认知的线索。《背影》中儿子从公然拒绝父亲的关爱 到偷偷地被感动,构成了完整的“意脉”o孙教授认为,优秀的散文、 诗词不是停留于一成不变的情感与认知,而是着力于写出“意脉”的 转折变化。
现在学生作文往往题材比较单一乏趣,缺乏思想情感的深度,除 了本身的情感、认识比较稚嫩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构建意脉 的转折的自觉意识。
2012年中考作文《心里美滋滋的》,多数考场作文只是单一地 “如井田方,,般地写了 “美滋滋”的情感。有考生这样写:“这是我 平平常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天。但是,合上记好一天的日记,就像 品尝了一杯香甜醇厚的饮品,我又一次感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心里
美滋滋的。”接着记叙了早上和同学一起共享巧克力,心里美滋滋的; 中午奶奶送鲜煮的饭菜过来,想到家人这么关心我,心里美滋滋的; 下午放学时,老师单独给我解数学题的思路,并鼓励我加油,想到老 师这么关心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样的作文当然不算差,但不免给人 情感单一浅薄之感。细细地思考,其实每一个细节的深处都不会是那 么简单的表面呈现:和同学共享巧克力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吗?奶 奶中午来送饭菜克服了哪些困难呢?老师为什么单独给我答题思 路?如果深究其中的一个方面,开掘背后的种种原因、情感变化,文 章的意脉就能清晰呈现。
中考作文要出彩、得高分,考生应该在表现思想情感的转折上多 下功夫,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做些努力。
一是要构建一条情感认知的脉络。在写作时,考生要清晰地梳理 并确立一条集中而明确的表达情感与认知的线索。
一篇题为《我读懂了妈妈的爱》的作文,小作者把对妈妈的爱的 理解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点:文章开篇写妈妈似乎只关心她种的花, 回到家只是忙自己的事,对她的学习却并不关心,母女俩在这情感冲 突中变得隔膜。我在一次生病后才真正感受到妈妈是深深地爱我的, 她种花是希望家里更多一点温馨和美好。
另一篇《心里美滋滋的》的中考作文,记叙了小作者在茶艺培训 班的学习经历 开始学得顺利,很快掌握了冲泡碧螺春和安吉白 茶的技术,但在冲泡祁门红茶时却尝到了 “难”的滋味,盛着100C 高温茶水的壶,手指刚碰到壶柄就感受到一丝剧烈的疼痛,不由得打
起了退堂鼓,后来在一个小女孩的示范下,终于学会了这道茶艺,看 着眼前四杯冒着热气的红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文章以学习茶艺的 过程、感受为线索,曲折有致,张弛有度,情真意切,让人感同身受。
二是要表现情感认知的转折。初中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能写出一定 的情感,但能表达出情感认知的转折,也就是孙绍振教授所说的“意 脉”的变化、流动的过程的佳作则不多,即使偶尔能写出一篇
写情感认知转折 为中考作文加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