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破解邻避效应
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许多地方都被视为是“洪水猛兽”,往往一提及就会遭到强烈反对,最终都是难以落地。然而在汕头市潮南区,当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顺利有序推进,项目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拥护,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工作要靠前
政府强化组织,乡贤一起来出力
“垃圾围城,无路可退。”对有137万人口的潮南区来说,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已刻不容缓。可是,群众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抗拒心理不容忽视,如何让项目顺利落地?
“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工作一定要做在前,化被动为主动。”潮南区区委书记陈武南提到,2013年以来,潮南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上马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以区长刘永铭任组长,分管常务副区长周昭勇为副组长,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及早研判各种问题,尽快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再来想办法。”
从2013年初筹备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领导小组提前介入、提前准备,研究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且制定项目建设倒计时工作计划,督查部门加强工作跟踪和督促检查,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进程。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群众休戚相关,在推进建设中,潮南注重把群众广泛参与纳入决策程序,在重点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政策制定等方面,广泛征求、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就把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做在前,有效避免了“决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
“工作要靠人做,思想统一很重要。”陈武南认为,任何工作都会有困难,关键是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干部如果都认识不到位,怎么带动工作开展。”潮南区常务副区长周昭勇提到,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务虚会议,统一认识,坚定了把项目做好的决心。“区主要领导经常借助在全区各有关会议和重要场合向广大干部群众极力宣传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上下的思想,凝聚一致的共识,形成工作的合力。”
宣传必须抓住重点,潮南许多杰出乡贤在当地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当地政府充分发动乡贤的引导作用。“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多次拜访乡贤,向他们做好项目的解释沟通工作,并通过他们做好村民工作,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丽凤介绍说。
当地同时开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党员干部座谈、学校企业宣传、老人会协同做工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政策,多管齐下,发动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为项目建设争取安定的舆论环境。
宣传只是手段,要让群众信服,还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和群众的影响,潮南区不断优化项目设计,烟气排放按目前的最严标准执行,即要求同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和《欧盟2000烟气排放标准》(EU2000/76/EC)。项目烟气处理技术标准的提高,有效化解了群众的思想负担。
选址要科学
各镇
生态补偿破解邻避效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