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区域活动的概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区域活动的概念: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谓活动区(或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如把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放人这些区域,并设有屏障构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
区域活动的方式: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
1.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重点在某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作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包括应用)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交换。
2.把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其因指导思想的不同分为三类:(1)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它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些必要的辅导;(2)有些内容的教学(如有些主题活动)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3)有时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活动区域的创设:(一) 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一是树立一个积极向上、比学赶帮的班风。二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二) 收集、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1. 利废利旧,安全卫生。2. 给予的材料应丰富多样,能激发幼儿动手动脑。3. 物质材料的投放应考虑可变性。物质材料的可变性受幼儿年龄特点、季节特征、教育目标、时代节拍的影响。
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对规则理解较差,控制能力弱,社会性发展不够,因此,小班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以成品为主,半成品为辅,设置幼儿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主题,如娃娃家等。
中班幼儿以其认识能力及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较小班强,对扮演角色感兴趣,游戏逐渐走向集体化,所以中班活动区的材料在借助成品材料的基础上,还应多增设一些半成品的材料,使幼儿能使用这些材料做出简单的物品来。同时应增加活动区的种类,如商店、理发店等,培养幼儿的自由交往能力。
大班幼儿已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智力活动的能力发展也很迅速,她们可以通过事物的表象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物质此案料的投放上应更丰富、更多样。其一,增加有一定动作难度的半成品材料,使幼儿在积极开动脑筋后能做出比较复杂的物体。其二,投放可供幼儿动手操作的实验材料,如磁铁、天平等科学操作材料。
教育目标:
活动区的指导应从以下三方面做:
(一) 开始部分的指导
首先,强调活动区规则,如爱护公物,不乱扔纸屑,不争抢活动材料,活动结束能收拾物品,摆放整齐。
第二,幼儿凭自己的意愿自选活动区活动,当发现某一区幼儿人数较多时,教师可用商量的口气征求意见,引导幼儿到其他活动区活动。
第三,中大班幼儿活动时,可在每区内制定一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负责,督促幼儿遵守规则。
(二) 基本部分的指导
第一,根据教育目标、计划、有目的地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要对本班幼儿有一个

区域活动的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