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极拳四题.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太极拳四题
一、有感
太极拳习练者日众,太极拳出版物也日见繁多,有 关理论层出不穷,旧著新论,令习练太极拳者于众说纷纭中 难辨真伪,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太极拳作为一门传统武术, 既是一门武功,也是一门武学。既是功夫,就包涵着技术、 练习方法、拳理、体用等好多因素,是可以操作并可以一一 验证的。前辈所谓:“手上有没有东西”,“手上有没有玩艺 儿”,“功夫上身了没有”,就是指功技指标的可证明性。所 谓“手上说话”。手当然不会说话,但手上可以在较量时见 强弱胜败,也就等于是说话了。同时,既是学问,也就包涵 着此门拳术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渊源,拳理拳史拳 法等等方面皆为学问,值得探究。
笔者认为,太极拳有两个特性不可放过:是实践性 和操作性。之所以众说纷纭太极拳,是因为每个人的师承、 习练方法、功技程度、体悟、拳学修养、实践能力等等差异 很大,见深见浅,见仁见智,也属正常。就知“道”者而言, 也难免存此差异,更何况不真知“道”者,强作解人,而致 误指灵山呢!太极拳为实学,是体悟功夫,练到什么程度说 什么话,知“道”深浅说出来的话也就见深见浅。对于习练 者或论者而言,自说自话自认自说,本无关紧要,但是,因 为名家要人之言其导引作用似也不能低估。以真知而公诸 世,启人愚蒙, 功德无量, 若以不知为知, 或以浅见为深语, 则令人遗憾。太极实学,非过来人不能言,言则有失。实际 上,历来知者,反倒少言甚或无言,此值得深思。
笔者少年喜武,本为文人以艺为业,但业余好武, 曾师从家乡隐逸武者俞敏老师、陈、吴太极名家李经梧老师 和内丹学者、太极拳家胡海牙先生等前辈,他们虽武功或内 功修为精湛但均不好彰显,或谦抑或隐逸,深藏若虚,君子 不器,令晚辈敬佩。笔者不才,习艺有限,愧对前辈,但于 武学有素好在,故随笔数则,献疑奉璞,以供有道。
二、太极拳是练什么的
从根本上说,太极拳是练体用阴阳的。阴阳各有其 体,也各有其用。体之静定之阴阳与动用之阴阳又不同。进 一步,体用和阴阳又是一事。太极即一气,阴阳及两仪。开 合、动静、起落、浮沉、攻守、粘走、闪进、引化、伸缩等 是一事。从此意义上说,太极拳所练的只是一气。孟子谓: 至中至大的“浩然之气” 。孙禄堂先生所谓的“中和”之境。 一切有形有为法均非究竟,一气为本(养生技击皆然) ,万 法皆空。
当年俞敏老师为我讲解太极、 八卦、形意三拳之义理时, 曾图示说:(他先画了个八卦太极图)形意所练乃是太极图 圈中之 S 线,斜中寓正,曲中求直,闪即进,进即闪,直中 含曲,短中含长。八卦所练乃是太极图圈外之八方之位,也 即八个意象也。 他强调传统武学是 “象数” 思维, 来自易理, 练啥象啥, 练啥想啥, 象形取意而已, 象其形势, 取其神意, 但不要刻意模仿,那就是表演了。八卦是由外向内练,由八 门而求其中,变位易形,于九宫中致用于中宫而已。至于太 极,俞师说:乃是修练太极图中之太极圈“O”与圜中阴阳 两鱼眼“”,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太极是练由中而用 外也,如如不动先求“中定” ,非真不动,是动而不动,以 中正求中用,守中用中,变化在阴阳两眼,看似不动,实阴 阳变幻,“意气须换得

太极拳四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