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柳广弟第一章油水
1.石油的组分(按照在有机溶剂中的选择性溶解)
(1)油质(oil):能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部分。主要是烃类
(2)胶质(resins):用苯和洒精-苯从硅胶上解吸(溶解)下的石油部分。又可分为苯胶质和洒精-苯胶质。主要为NSO化合物
(3)沥青质(asphaltenes):能溶于氯仿,但不溶于石油醚、苯和洒精-苯的部分。
一、石油的组分、族分和馏分
1-1
2.族分
按化合物组成对石油成分的一种分类。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部分。有时亦称为族组成。
3、馏份组成(Fractions)
根据各馏份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区分(据潘钟祥等,1986)
(蒸馏)
馏 分
轻 馏 分
中 馏 分
重 馏 分
石油气
汽油C5~11
煤油C9~16
柴油C13~23
重瓦斯油
润滑油
渣油
切割温度℃
<35
35-190
190-260
260-320
320-360
360-530
>530
柴油
煤油
汽油
润滑
油石
蜡和
沥青
二、石油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C H S + N + O 微量元素(灰分)
84---87% 11---14% ---7% (一般在1-4%) 万分之几或更少
硫是石油中的有害杂质,故含硫量常作为评价石油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硫石油:S >2%
含硫石油: 2% > S > %
低硫石油: S < %
石油的元素组成与自然界有机物有明显相似性,证明亲缘关系.
(C、 H、 S、 N、 O、) Fe、 Ca、 Mg、 (Si)、 A1、 V、 Ni、 Cu、 Sb、 Mn、 Sr、 Ba、 B、 Co、 Zn、 Mo、 Pb、 Sn、 (Na)、 K、P、 Li、Cl、Bi、Be、Ge、Ag、As、Gd、Au、Ti、Cr、Cd
海相石油与陆相石油V、Ni含量及V/Ni比的差别
V、Ni含量及V/Ni 可用于烃源岩有机相确定及油源对比.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
(1)烷烃(Alkanes)
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相连成链状
无支链者称正烷烃,有支链者称异烷烃
密度、熔点与沸点均随相对分子量增加而升高
相对密度小于1,几乎不溶于水(气态烃除外)
1、烃类化合物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在异构烷烃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其特点是从第二个碳原子开始,每四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支链。
姥鲛烷(Pristane)和植烷(Phytane)是重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常用来进行油源对比,区分沉积环境(氧化-还原环境)。
在强还原环境下以形成植烷为主,在弱氧化条件下以形成姥鲛烷为主 。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异丁烷
管线中的结蜡
(C33+)
石油地质学柳广弟第一章油水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