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的组分(按照在有机溶剂中的选择性溶解)
(1)油质(oil):能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部分。主要是烃类
(2)胶质(resins):用苯和洒精-苯从硅胶上解吸(溶解)下的石油部分。又可分为苯胶质和洒精-苯胶质。主要为NSO化合物lphide
thiophene (C4H4S)
硫化氢
噻吩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corrosion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2)含氮化合物(Nitrogen compounds)
含量一般万分之几-千分之几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 :石油有机成因证据之一 (叶绿素 血红素)
油源对比—V/Ni 比值
(3)含氧化合物(Oxygen compounds)
含量一般千分之几
石油酸中环烷酸最重要(水化学找油标志)
(4)含硫、氮、氧的化合物
胶质、沥青质 (resin and asphaltene)
苯酚phenol (石炭酸)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一)颜色
由化学组成决定。主要取决于沥青质的含量。
浅黄色~黑,但深色石油居多。
无色石油可能与油气运移中胶质、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 (四川黄瓜山、大港)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相对密度:20℃的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D420:~。
石油按密度分类:轻质油(<) 正常石油()重油(>)
我国以 - 居多(沥青质少,胶质多,故粘度偏高,密度偏低)
决定因素:1 胶质 沥青质含量;
2 大分子烃类含量;
3 溶解气含量
(二)相对密度
美国
西欧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决定因素:
温度、压力、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
稀油:<100mPa·s
稠油:>100mPa·s
普通稠油:100~10000mPa·s
特稠油:10000mPa·s~50000mPa·s
超稠油:>50000mPa·s
(三)粘度(Viscosity)
受温度影响极大,压力加大亦有增加。决定了石油流动性,进而影响到产量、开发方式和运输过程
反映石油流体内摩擦力的参数,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单位:Pa·s或mPa·s (1mPa·s=1厘泊)
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的性质。
多环芳烃及非烃引起发光,饱和烃则不发光。荧光分析(岩屑、薄片)
发光强度与石油或沥青质浓度有关。发光颜色依化合物不同而不同。
轻质油:浅兰色;胶质多者:绿~黄;沥青质多者:褐色。
(四)荧光性(Fluorescence)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五)旋光性(Rotary polarization)
当偏光通过石油时,偏光面会旋转一定角度,这种特性称为旋光性。
左旋、右旋物质;天然石油多为右旋。~几十分。随含油地层年代增长而减小。
(六)溶解性(solubility)
烃类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七)导电性(Conductivity)
高电阻率—电阻率测井
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节 天然气
天然气的概念:
天然气(广义):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如:大气、地表气、沉积岩中的气、宇宙气、火山气。
天然气(狭义):指与油气田有关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世界气藏气化学组成图
(据Bоронов,Tихомиров等,1976)
一、天然气的组成
C H为主,少量N+O+S。
(1)烃类气体
CH4占80--90%
重烃气(C2、C3、C4 <10% )
干气(dry gas):CH4> 95% 蓝色火焰,少含汽油蒸汽。
湿气(wet gas):含重烃气>5%,黄色火焰。
1-2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2) 非烃气
常见有N2、CO2、H2S、H2、CO、Hg蒸气及惰性气体,有时还含有少量有机硫、氧、氮化合物。
非烃气的含量一般小于10%,但亦有少量非烃气的含量超过10%,极少数是以非烃气为主的气藏,如N2气藏,CO2气藏、H2S气藏。
痕量到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氖、氪、氩、氙、氡等惰性气体
美国:本得隆起 二迭系砂岩气藏 N2 %
中国:广东 三水盆地 砂头峪气田 %
河北赵兰庄油气田孔一段(地层含石膏)H2S达92%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二、天然气的产状
1、聚集型天然气
气藏气(干气,贫气):
烃类气体单独聚集成藏,不与石油伴生。
C1一般大于95%,重烃气含量极少(1—
石油地质学第一章油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