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比容和三种平均值网织红细胞计数
1
(Wintrobe法)和微量法(microhematocrit)
将抗凝血液标本置于孔径统一的温氏管或毛细玻璃管中,以一定转速离心一定时间后,计算红细胞层占全血的体积比。
5层: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和氧合红细胞层。
由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计数两项指标后导出,
Hct=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
检测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温氏法
无需特殊仪器,广泛应用
不能完全排除残留血浆,且单独采血,用血量大
微量法
快速(5min)标本用量小、结果准确、 重复性好。WHO推荐的首选参考方法
有残留血浆,但较温氏法少
电阻抗法
简便快速(5-15s)
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可引起血液导电异常,使结果不可靠
血细胞分析仪法
简便快速、精密度高,无需单独采血
准确性稍低,结果仅供参考
4
避免操作误差,如抗凝量不准,混匀不充分,离心速度不均等。
2.注意干扰因素
①假性增高:红细胞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增多时应注明,
(细胞变形性减低和数量增多 血浆残留量增加);
高网织红细胞或高白细胞等
②假性降低:体外溶血、自身凝集等。
质量保证
参考值
男性:—;
女性:—
临床意义
HCT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
HCT减低是诊断贫血的指标, HCT的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平均体积、血浆量有关
主要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血液稀释和血液浓缩变化的测定、计算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
临床意义
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
各种原因导致脱水时,HCT都会增高,补液时可监测HCT,HCT恢复正常表示血容量得到纠正。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
,RBC为(7-10)X1012/L, Hb大于180g/L,即可诊断。
临床意义
3.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基础数据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C)可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4.血液流变学指标
HCT增高表明红细胞数量偏高,
全血黏度增加,严重者表现为高黏滞综合征,
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
HCT与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联合应用,可对一些血栓前状态进行监测。
任务五 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
红细胞平均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1)为单位;
红细胞血平均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10
红细胞比容和三种平均值网织红细胞计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