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
设计人:张保玉 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疏通文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
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学法指导】诵读 讨论 质疑 交流
【知识链接】
(参看《赢在课堂》,然后摘录要点在课本上)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简析: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完成自我检测。
1、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
2、检测题见《赢在课堂》咬文嚼字
要求:独立完成,把错处和疑难处分颜色标注在课本上。
3、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古今异义)
示例: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 (“因”,趁机;“此”,这)
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4、确认重点词义、句式。
(一)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二)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二、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三、阅读第1~2段,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1.朗读、翻译
2.思考问题:苏武是在什么背景下出使匈奴的?
答案见《教案》第109页
第二、三课时
一、阅读第3~8段,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
《苏武传》导学案(教师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