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枢纽施工技术.pdf.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三十一中 2012 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 四)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P:31 Si:28 S:32 Cl: Br:80 I:127 Na:23 Mg:24 Al:27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捕捉和储存( CCS ) 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 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利用, 能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是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捕捉,以防产生温室效应 B .用过氧化钠吸收 CO 2 是目前比较经济的减碳方案 C. 16O=C= 18O与 16O=C= 16O 互为同位素且化学性质相似 D .以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2.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 CO 2 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B .质量数为 40 的钙原子: 20 40 Ca C. Ca 2 + 的结构示意图为 D .水合钠离子示意图: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 20gD 2O 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 N A B. mol ·L -1的 Na 2 CO 3 溶液中 Na + 数为 N A C. 若一筒 120g 的墨粉能打 a 个字, 则平均每个字约含有 10N A 个碳原子 D. 的甲基(— CH 3) 与氢氧根(OH -) 所含电子数都为 5N A 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各组物质反应后, 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 A.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Na 2SO 3 +C1 2 +H 2 O=Na 2SO 4 +2HCl B. 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AgN0 3 +HCl=AgCl ↓+HN0 3 C. 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2H 2 S+0 2 =2H 2 0+2S ↓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NaOH+Cl 2 =NaCl+NaClO+H 20 、B、C、D、E 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A 是单质, B 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 是氧化物,E是D 和水反应的产物。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物质转化关系 ADE 编号①CD AB Si SiO 2H 2 SiO 3 ②N NO 2 HNO 3 ③S SO 2H 2 SO 4 ④ Na Na 2O 2 NaOH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6. 上海作为 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也已经在进行。二甲醚(CH 3 OCH 3) 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 清洁、高效, 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燃料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的一极为负极 B .在燃料电池中二甲醚最终转化为 CO 2和H 2O C .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不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D .消耗 mol 二甲醚可以向外电路提供 6mol e - 7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4 2 - B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 CO 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 2滴 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 另取样, 先滴入氯水, 再滴入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是葡萄糖 8. 下图表示 1gO 2与1 gX 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 与温度( T )的关系, 则X 气体可能是( ) 2H 4 4C .CO 2D .NO 9.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常温下呈气态的化合物, 都是由两种相同的短周期元素组成, 它们的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如下表所示分子代号甲乙丙丁电子数 10 14 16 18 下列关于四种物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 四种气体中至少有两种气体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四种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都能使其褪色 C. 气体丙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鉴别乙和丙两种气体,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0.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 +( aq)+ OH -( aq)=H 2O(l); △H =-

水利水电枢纽施工技术.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