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特式》与《自由女神像》, 《芭比娃娃》, 《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征。该作品也美国艺术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也是为数不多的公认的文化标志之一,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爱德华·孟克的《呐喊》相提并论。画中体现了美国农民庄严自豪。他的灵感来自于古老农舍的哥特式窗户,但画中人物的脸是此画举世瞩目的地方。关于画中的两个人物的关系,也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是一对农场老夫妻还是父亲和女儿?如果是夫妻,很多 Iowa 农夫的妻子认为这是一副诋毁她们形象的画作; 如果是父女,那么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叉,到底是表示一个普通耕作的农夫,还是一个不无妒意地赶走女儿追求者的传道夫呢?理解为父女关系的评论家把女儿下巴和颈部的褶皱理解为“老处女的尖锐”,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褶皱暗示着女儿并不像她的穿着(扣子紧紧封住脖子)那样刻板。 Birthday : 1930 年 Height and weight : Type :板油彩 Place of birth :芝加哥艺术学院(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Parent :格兰特·伍德( Grant Wood,1892-1942 年,美国) 格兰特·伍德( Grant Wood , 1892-1942 年), 美国画家。他的很多绘画作品逼真地描绘了他的故乡爱荷华州的平民和农村景象。伍德温和的讽刺和平淡无奇的阐释有时会引起异议。表现在作品:《美国哥特式》( 1930 年),这是幅真正使他开始成名的画作;和《革命的女儿》( 1932 年)中。伍德的其他作品有:《女人与植物》;《韦姆斯牧师的寓言》;《嫩玉米》;《打谷者的晚餐》;《农村夏日》;《石头城》。 1928 年,格兰特·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所谓的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 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1930 年8月,伍德在 Iowa 南部的一个小镇看到一所颇具哥特式风格的房子,它建于 1880 年代, 有五个房间。此建筑物的紧凑和坚实的设计,尤其是阁楼上的哥特式窗户,给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想象着一个农夫和他的女儿站在房子前面,然后拍下这个房子的照片带回了他的工作室。他请他 62 岁的牙医和他 30 岁的妹妹作为画中人物的模特,并让他们穿上 19 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衣服。虽然在画中两人是站在一块的,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物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完成的。伍德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及时赶上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展览。虽然一开始裁判们对是否要接受他这幅画上有分歧,但这幅画最后得以参展并获得了铜奖和 300 美元的奖励。当时这幅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个艺术批评家指责该画是“侮辱普通乡村人民的漫画”。有人认为伍德用这幅画来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 但伍德本人否定了这种说法;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既有赞扬的肯定,又不乏讽刺的意味。后来伍德自己透露他的画中含有讽刺的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缄口不言。
美国哥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