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谁在运动》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谁在运动》教学反思
《谁在运动》这一课,其重点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难点为“渗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就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本节课设计了“引发冲突,设疑导入——初步感知,能判动静——场景再现,清晰判断——拓展延伸,强化判断--升华知识,渗透难点”这样的脉络主线,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学生通过学习,完全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为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进行设疑导入时基于教材的基础,增加了两个小环节:
1、通过毛主席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充分激疑,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我们明明就没动,怎么一天可以走八万里呢?难道毛主席写错啦?激发学生兴趣;
2、降低难度,播放音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解释青山走,引出生活中相似的体验。
再从教材乘车体验入手,从可感知的矛盾引入课题谁在运动。这个改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从一个点到整个立体场景,分析游乐场中的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选择的参照物,以概念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正确概念,打破学生的固有认知,开始建构新的认知。
   在强化学生判断上,选择了多个场景,从地面到空中到宇宙,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判断,进一步解决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力求创造一个快乐轻松幽默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思考、发现、领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可能是不同的。本节课打破了学生固有思维,使他们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我们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子、桌子等物体也可以说它们是运动的。再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拓展延伸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最后通过地球自转的迁移,学生能够意识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谁在运动》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9
  • 文件大小9 KB
  • 时间2021-10-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