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
2003年9月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胜泉博士
yusq@
——“校校通”的通途
2003-9-12
1
目录
“校校通”遭遇“信息孤岛”
EMIF概念
EMIF体系模型
EMIF报文规范
EMIF数据规范
EMIF关键技术的解决
EMIF的实施
制定工作流程
EMIF的发展展望
2003-9-12
2
一、“校校通”遭遇“信息孤岛”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各部门自行开发自己的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与“校校通”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
3
“信息孤岛”的表现与问题
(1)教育管理信息横向交换与纵向传输的困难:由于缺乏数据交换的规范,学校内部不同部门开发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而学校之间学校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也不能直接传递数据,导致了教育管理信息横向交换与纵向传输的困难。
(2)妨碍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由于信息传输困难,不能对教育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就难以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甚至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做出带来不良影响。
(3)导致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由于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同样的数据需要录入多次,同样的系统功能也需要重复开发,这就极大的浪费了人力与资金,而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相对不高,这种浪费对教育的发展实为不利。
(4)行业垄断的危险:由于信息孤岛的问题,很多地区在软件的采购上采用了一刀切的办法,要求所有的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都采用统一的软件,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必然导致行业垄断,使得优质服务将不可持续。
2003-9-12
4
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育信息系统
互操作标准
信息传输难
重复录入
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影响决策
缺乏互操作规范,不同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很难共享,导致大量数据重复录入,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需求推动标准发展
2003-9-12
5
什么是互操作
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
系统互操作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
2003-9-12
6
现有的互操作解决方案
学校之间
学校内部
装新系统
一刀切
改老系统
搭建平台
点对点接口
现有方案存在各种弊端,急需一种与平台无关、与应用程序无关的数据交换格式,需要制定系统互操作规范.
问题:
API专用、不统一
软件升级需重新编写
厂商越多越复杂
云南大学——搭建网络平台
问题:
缺乏互操作标准
数据冗余和一致性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引进国外一流大学通用软件
问题:
管理体制不同
原有资源浪费
北京某著名大学——逐步改造旧系统
问题:
开发周期太长
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问题:
行业垄断危机
抹煞学校管理个性化
2003-9-12
7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起步晚,发展快,侧重信息集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1989)
国家教育管理系统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1990~2003)
《高等教育管理基本信息集》(1994)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学校部分)(2002)
国外:成果较多、涉及面广
-CMI,ADL-SCORM、IMS、IEEE1484等
SIF:学校互操作框架——使不同的教育软件方便的进行数据共享,交换,更新。
2003-9-12
8
二、EMIF概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为了使各类教育管理软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彼此交换和使用教育管理信息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
EMI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是指互操作的架构方式。
2003-9-12
9
EMIF的目标
应用软件只要遵从EMIF规范就能够彼此实现互操作
EMIF只规范应用软件的互操作行为,不限制应用软件的内在功能
互操作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自动化操作
与操作系统无关,与传输协议无关,与程序语言无关
典型解决两类互操作问题——教育部门内部的软件互操作;教育部门之间的软件互操作
2003-9-12
10
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