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说课稿.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长塘中心学校陆美华?一、说教材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二、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 1千克的观念;知道 1千克=1000 克。②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四、说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掂一掂来感知。因此,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 1克和 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说教法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六、说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七、说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在课前布置学生到商店、超市调查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重量,并掂一掂, 把这些物品的重量记在心里。学生积累了有关重量的生活体验之后,再来学习新课, 就得心应手多了。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袋装 1千克沙粒、 1台盘秤、两包 500 克盐、一袋 500 克大豆。 3 、学生小组分别准备:一袋 1千克的大米、 1千克的泥沙、 1千克玉米等若干袋、二分的硬币、图钉、扣子等物品。?八、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四)回顾全课,总结知识 1、说自己体重。 2、体重用什么作单位。 3、初步感知千克是质量单位里面其中的一个。 4、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质量单位。 5、再现生活中的购物也用到质量单位。 6、引出课题。(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九、教学过程

克和千克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