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多 重 (说 课 稿)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有多重》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8——P20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有多重》是在学生掌握了轻重的知识根底上学有 多 重 (说 课 稿)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有多重》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8——P20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有多重》是在学生掌握了轻重的知识根底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质量单位,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质量单位打下良好的根底。
教材安排了四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有多重”这一教学情景,让学生感知物体有轻有重,导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并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的内容。在原来教材的根底上,我对教材进展了灵敏地处理,以活动贯穿整课。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时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
智能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动手操作才能和创新意识。能进展简单的换算和估算。
情感目的:能主动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浸透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1千克=1000克”.
难点: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5、教学准备
1、4名学生为一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盘秤,2分硬币,1千克的白糖1包,500克的盐2包, 500克、800克、2千克沙子各1袋,苹果1个、鸡蛋1袋。
2、小调查:理解生活物品的质量和自己的体重,并进展记录。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倡导民主、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新型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的大舞台,老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我只是为学生们创设情境,提供发现知识的条件,并从中点拨、引导,使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开展才能。
2、注重学生主体参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施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安康成长的摇篮。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和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掂、比、估、算、称等一系列的理论活动中自主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2007年10月24日,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中国西昌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嫦娥1号”起飞重量为2350千克.)
介绍“嫦娥一号”的起飞重量,导出并板书课题:有多重.
通过这样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对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第一环节:感受1千克。
活 动 1: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数学游戏,和1千克比轻重。
第二环节:感受1克。
活动2:掂一掂,感受1克。
活动3:找一找,生活中重1克的物品。
活动4:比一比, 1千克和1克的质量区别。
第三环节
《克和千克》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