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荔枝图序?
第 3 页
短文两篇:?荔枝图序?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
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
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自读重点
l.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3.能准确地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因此“自读导言〞意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进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说的能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通过查阅工具书、看注释,解决字词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速读。结合注释快速阅读课文,用白话文讲述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3.赛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流利、把握文章内容最准确。
4.精读。读?荔枝图序?第1段,了解作者是如何从大到小、从外到内、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地介绍荔枝的。读?山市?“无何〞至“遂不可见〞,了解作者是怎样由下到上,由上到下,再从整体到局部生动地描绘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的。
第 4 页
5.讲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用自己的话描述荔枝的特色和山市蜃景。
〔解说:这样安排自读程序,旨在表达读思练结合的阅读原那么。程序1意在扫清文字障碍的根底上,整体感和课文内容,培养而读习惯。程序2.3意在诵读的根底上,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能力。程序4、5意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学习把握文章重点,理解文章特色,培养表达能力。〕
自读点拨
1.?荔枝图序?。
作品简析。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
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文章先交代荔枝的生长环境,再对荔枝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具体地描述说明。开篇以“荔枝〞二字领起、点题,统领全文。然后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大到小,由外到内层次清楚、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对其独特的外形、特别的颜色、别致的香味的介绍是洋,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及作画的时间,作画者,主持作画人及作序的目的的介绍那么是略。
第 4 页
文章介绍荔枝的特质颇具特色。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他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种物体作比,由树形到树叶、花朵、果实;再具体详尽地重点介绍果实的内核、外壳,果实壳内的薄膜,果熟的肉质,果实的浆液等。读者完全可以借助帷盖、桂、橘、丹、葡萄、楷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10种熟悉可感的东西,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象,比照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害、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
2.?山市?。
作品简析。?山市?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景的妙文。作者起笔奇特。先介绍山市的独特:“邑八景之一也〞。并指出能见到它不容易:‘“数年恒
短文两篇:《荔枝图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