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沙湖》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四五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
肖歌予
单 位
兰化一中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课  题
《游沙湖》苏轼




知 识

技 能
字词过关,理解文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过 程

方 法
以“皆一时异人也”为研读课文的切入点,用联系的观点及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学习苏轼旷达、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
理解“皆一时异人也”中表达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学︱︱
自学探究
一、导入
二、回顾复习旧知


---“乌台诗案”
三、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
展示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提出遇到的共同性问题,教师点拨,学生合作交流,探讨解决。
温故而知新
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并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



合作研讨
展︱

互动提升
引︱

拓展延伸
评︱
︱反馈评价
一、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结构。思考:作为一篇游记,本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异同?
同:写景加抒情
异:(1)篇幅短小
(2)不以记游为主
二、研读课文
“以眼为耳”的特点吗?“皆一时异人也”的“异”还有哪些含义?
安常 ——以眼为耳——医术高明,隐居乡间
类比
作者 ——以手为口——多才贤能,贬居僻远
2.“戏”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开朗诙谐,活泼风趣
热爱生活,乐观豁达
思考:诗人看到“溪水西流”感慨什么?
“流水能西”“黄鸡能唱”
——用典:反其意而用之
谁道人生无再少?
——反问
“尚”、“休”
——悟字
:“剧饮”有没有“借酒浇愁”的味道?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苏

《游沙湖》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