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作室“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与实践.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作室“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与实践
摘要: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工作室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支撑,经历了萌芽、初探尝试、专业化打造、创新超越四个阶段。本文通过工作室整理出的“环境化育、技术化育、人文化育〞几个维度的“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营造环境化育;鼓励工作室导师,催生技术化育;主动求变,升级培养,人文化育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几个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及实践,阐述工作室建设经验。
关键词:工作室环境化育技术化育人文化育
数字媒体艺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新兴专业,学源主要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必然结合开设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单位的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载体,探索适用并且独特的培养理念,对融合学科形成复合主体,以差异化专业优势满足国家数字创意产业各领域、多层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案例工作室介绍
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位居国内地方艺术院校前列。新媒体学院2021年建院,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设置6个专业方向,在校生千余名,日常教学由各方向26个教学班及22间工作室共同完成,工作室在学院并不以“教辅〞存在,而是“化育式〞教学理念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2021-2021年〕。工作室雏形要追溯到2021年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研室。为适应设计表现数字化,学校购置了几台当时较先进的计算机,遴选平面、环艺专业青年教师边学边用,参照市场需求,围绕老师社会活动能力和新技术聚集兴趣小组进行。工作室凭借自发的竞争意识,在设计专业中搭建“前哨站〞,涌现出一批“技术控〞。随着这些人才在行业中被认可,工作室逐步承担完整的设计任务,“自发散养〞的学生也分流出掌握艺术设计根本理论,具备交互、影像、动画、游戏等数字技术的复合人才,颇受社会欢迎。2021年,以4个方向工作室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及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新媒体学院。
〔2021-2021年〕。面对高端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的大量需求,初创的学院通过优化工作室带动教学资源分配。取消教研室设岗,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申请工作室,学院组织论证,提出成果要求,分配空间并按“迫切性〞与“制高点〞原那么配置设备。教师教科研被认可,从固守课程变为不断攻克前瞻领域。工作室从“数字化〞切入传统设计各环节,向上下游扩展应用,丰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师课上讲理论解技术,课下工作室做工程带实操,“不下课〞的教学日常中,“工程带动教学〞模式渐现。工作室完善立项、结项标准;建立学生遴选、考核的过程导向;培育学生“传帮带〞自组织,与课堂教学互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2021-2021年〕。2021年上海世博会的“设计视像化〞颠覆了行业认知。数字技术耀眼的展示形式和数字传播的独特价值,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学院认识到专业开展只有结合先进科技才能突破设计“工具〞,满足未来行业需求。工作室定位要从学院资源配置的战术优先,提升到国内同类院校专业领先的战略层面。2021年开始,学院陆续建成配置“母带处理〞“MRC机器人〞“达芬奇4K3D〞系统的数间国际标准工作室,支撑省重点实验室的落户,进而围绕工作室形成了根植地域、前瞻规划的“一专业多方

工作室“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