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DIC患者的护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
如抢救车、吸氧装置、输液器、输血器及各种急救药物。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发生休克者按休克常规处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判断病程分期,以便正确处理。
DIC时所发生多部位出血倾向,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皮肤出血:假设有血疱、紫癜性大片坏死时,要用无菌辅料包扎;保持床铺清洁、枯燥、衣服和被单应柔软,翻身操作宜轻;穿刺部位和注射部位可行压迫止血;每日应观察记录皮肤出血点的面积大小、颜色深浅、软硬度等。
〔2〕鼻出血应鼻部冷敷,%肾上腺素棉条或凡士林纱布填塞鼻腔。
〔3〕口腔黏膜出血用凉开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2mg含漱,并保持口腔清洁。
〔4〕呕血应按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编辑版word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版word
〔1〕在消耗性低凝血期和抗凝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
〔2〕静脉穿刺或注射力争一针见血,防止止血带捆扎过紧。
〔3〕静脉穿刺或导管拔除后,压迫穿刺点5~10min,防止出血。
〔4〕防止测量直肠体温和肌内注射。
〔5〕尽量减少袖带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次数。
〔1〕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时,注意有无荨麻疹、寒战、发热、面色潮红、头痛、心悸、呼吸困难和胸痛等反响。一经发现,立即减慢输注速度或停顿输注,并报告医师及
dic患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