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可编辑范本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可编辑范本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理论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
(1)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可编辑范本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可编辑范本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
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
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
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
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
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21-10-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