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界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界牌小学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地处偏远落后的乡村,目前, 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界牌小学中心校一至九年级共有 14 个教学班, 下设四个村级教学点,截止 2015 年春季在校学生共计 10 62 名,留守学生 521 人,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 %, 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 224 人, 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 % 。这些孩子基本上是跟着爷爷、奶奶, 或外公、外婆, 或叔叔、大伯生活,更有两对是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 加之地处偏远, 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从去年开始, 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 从实际出发, 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建立“留守学生之家”,营造留守学生快乐家园。 201 4年秋,我校在县政法委的帮扶下, 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留守学生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 配置了远程视频通话设备,留守儿童刊物等, 2014 年底县政法委为这个大家庭增设了篮球、乒乓拍、羽毛球拍、跳绳等活动器材, 完善了这个大家庭的硬件设施。 2、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在“留守学生之家”建立以后, 我校先后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制度及具体工作计划, 使这个家真正为留守学生提供实质意义的帮助, 充分发挥这个家的存在价值。 3、成立关爱留守领导小组, 为实施关爱活动奠定基础。我校广泛发动全校教师力量,在教职工中招募品德好、爱心浓、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 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实行帮扶。选聘一男、一女两位教师到巴中市参加了心理辅导知识培训, 最终拿到“心理辅导员”证书,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联系卡,共同形成关爱网络我校在每学期开学时, 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档案信息卡”,其基本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 现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及详细地址等。全面掌握其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及留守代管情况,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 及时补充或变更信息卡的有关内容,对其实行动态管理。 5 、定期对留守孩子开展专题教育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会定期对留守学生开展思想、独卫生、安全、法制道德教育, 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 、开展大家访活动,形成家校共管合力。课余时间,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 及时反馈留守
平昌县界牌小学关爱留守汇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