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
级上册第五页例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3、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
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有一天,轮到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为大家做午餐了,
经过一上午的辛苦劳动,三只小羊为大家做了鲜美可口的青草蛋糕。
(课件出示三只小羊的对话)懒羊羊说:“我们一共做了 36个青草蛋
糕。”喜羊羊说“我做了 12个”。美羊羊说“我也做了 10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课件出示:懒羊羊做了多少个青草蛋 糕?
师:现在哪一位同学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根据这些信息,要解决懒羊羊做了多少个青草蛋糕?你想怎
样解决?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2、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1) 36-12-10=14 (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课件演示)这个同学是先用36个蛋糕减去喜羊羊做的蛋糕,再 减去美羊羊做的,剩下的就是懒羊羊做的。
(2) 36-10-12=14 (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3)10+12=22 (个)36-22=14 (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求喜羊羊和美羊羊一共做了多少 个?
师:你能不能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如果有学生写出:36-12+10=14(个)
师:你来分析一下,如果这样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从 而使孩子们产生认知冲突,明确:这样写,应该先算 36-12,而不能 先算12+,怎样才能把这个算式变成先算 12+10呢?接下来 我们要请出一个新朋友来帮忙,(出示小括号)小括号这位新朋友可 神奇啦!只要有它存在,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的顺序。其实,在 300多年前,有个叫吉拉特的荷兰人就想到了用小括号,后来国际数 学上就采用了他的方法,规定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黑板上出示: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
师:现在算式里加上了小括号,你知道 36-( 12+10)应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吗?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先算12+10,也就是先求的喜羊羊和美羊羊 一共做了多少个蛋糕,再用36-24就是求的懒羊羊做了多少个蛋糕。 和我们刚才的想法一样吗?
师:看来小括号的作用真不小。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带小括号的算
式,你能很快说出先算什么吗?(出示:70-(35+5) 96-(62-2))
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