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各类教育经费解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各类教育经费解释
一、教育投入类:
1、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校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3、教育事业费:是指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在财政预算年度内安排,并划拨到学校或单位,列入《政府收支分类支出科目》第205类“教育支出”科目中的教育经费拨款,不含205类第09款“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
4、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是指小学(初中)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事业费,包括教师工资,学校运转经费、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学校助学金等,不包含教育费附加。
5、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6、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指由财政预算拨付用于学校日常运转的经费,包括公务费、小型修缮费、设备购置费、业务费,其他性质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计算县级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包括中、省、市的公用经费补助,不包含教育费附加。
7、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从一般财政收入中剔除非经常性收入后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一般财政收入+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城市建设维护税-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
8、新增财力:是指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减去上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差额,其中20%以上要用于义务教育。
9、教育经费“一个比例”:即国务院提出的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以下简称4%目标),对省以下可换算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商洛市2011年达到19%,2012年达到22%。
10、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第一个增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第二个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各级教育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做到逐年增长,第三个增长教师工资和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达标的基础上做到逐年增长。
11、城市教育费附加:国务院为了加快地方教育事业,扩大地方教育经费来源而做出的专项规定,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总额的3%计征,要求足额征收,全额拨付教育,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由教育部门商财政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按专项资金管理,只能用于改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商州区三税总额(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3%的一半上缴市本级,市上再返还补助商州区后,结余留归市本级安排使用。其他县征收的资金由各县使用。
12、地方教育附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规定、《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和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商洛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商政办发〔2011〕57号)有关政策要求,,

各类教育经费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