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世说新语.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 420-581 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403-444 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这本书?作品简介?作者?影响?衍生作品?三种版本?思想内容?作品选登?写作背景目录?成书过程?《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世说》,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 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 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 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历史意义?《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单、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返回版本?《世说新语》流传较早版本为南宋刻本,现知三种:日本尊经阁丛刊中影印的宋高宗绍兴八年刻本(余嘉锡认为属三刻本中最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和清初期徐乾传是楼所藏宋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值得注意的是,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明朝嘉靖间袁尚之嘉趣堂有重雕本。书分三卷,每卷又分上下。清道光年间周心如纷欣阁重雕袁本,稍有刊正。光绪年间王先谦又据纷欣阁本重刻,称思贤讲舍本返回作者?刘义庆(403 —约443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 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 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京尹时期 15-30 刘义庆 16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 27岁升任尚书左朴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 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朴射一职。?荆州时期 30-37 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 8年安定的生活。?江南时期 37-42 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 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 42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返回思想内容?世说新语》是中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都参加了它的编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 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

世说新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