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
耿媛媛
在读中行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确实收获颇丰。
关于规划课题的选题,作者提出了他的“三本”主张和“七条思路”。作者认为,规划课题的选题要从学校及个人的实际出发,以实为本;要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以需为本;要从自身的能力出发,以能为本。规划课题的选题可以关注教学弊病,取用鲜活理论;可以缩小研究视角,实施聚焦透视;可以放大点滴成果,推窗引来大江;可以抽象建构概念,创新实践模式;可以转移研究重点,致力“应为”“可为”;可以熔铸多种元素,重组推陈出新;可以琵琶巧妙反弹,逆向创生境界。至于规划课题的实施,冯卫东老师建议,要清理“地基”、蓄养“底气”、着力“行走”、经营“理论”。
很欣赏冯老师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我们要做自己应做、能做、和做得好的事,而不必涉及自己其实无能为力的东西,去营构美丽而又虚幻的海市蜃楼。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应为”和“可为”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提升。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做教师有了底气,有了经验,有了可言说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的这个《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数字记忆”的实践研究》能不能算上一个课题。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数字记忆”的实践研究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教了数十年的的语文,曾有半年由于各种原因教了数学。正是这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让我对教语文有了更新的认识。
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树,那么它便包含了枝枝节节,还有大大小小的叶子不计其数。而数学可以比作一个大梁,简简单单,清清楚楚。语文,因繁茂而美丽,数学因简洁而实用。上语文课,我们常常要把简单的知识加以延伸和拓展。一首20字的古诗,我们可以加上几百字的赏析;百十字的文言文,我们会有几十项乃至上百项的分析研究。而数学,则不然,往往一个复杂的问题,用几个数字,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数就可以代替。我想:学生识记语文,要把一本书无限放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数学一样去压缩他们,去便于记忆呢?
于是,我开始尝试把数字和语文结合。等我再次接手语文时,我就试着把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压缩。就七年级下册语文来说,我尝试这样做。先提炼出全册书中的古诗18首。一提古诗,学生便马上应对18。接着进行细化,即2+3+4+3+3+3=18,也就是课本上《古诗二首》、《动物诗三首》、《咏荷诗四首》、《毛泽东词二首》外加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古代诗词三首》、《古诗三首》,此时,诗的题目也便会在学生脑中浮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djigr52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