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美术作品中的丑形象.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读美术作品中的“丑”形象
 
 
王茜 迟媛媛
摘 要:艺术作品往往是美的,带给人心灵的享受。但也有一些艺术作品中表现了“丑”形象,这是否符合艺术创作的要求和准则?以几件典型的包含“丑”形象的美术作品为例,进行探讨和解读,以寻求其中的答案。
关键词:艺术美;美术作品;“丑”形象;真善美
艺术作品往往是美的,带给人心灵的享受。但也有一些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并不美,甚至是“丑”的。我们把艺术作品的美称为艺术美,它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创作出的作品的美。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也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准则[1]。那么,表现“丑”形象的艺术作品,是否也符合艺术创作的要求和准则呢?我们以几件典型的美术作品为例,进行以下探讨。
一、罗丹的《欧米哀尔》
“呀!欺人的骄横的衰老,为什么把我摧残得那样早?谁能使我不自伤自捶,而不在伤痛捶击中死掉!”法国诗人维龙的《美丽的欧米哀尔》在开头便这样写道。19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根据这首诗创作了一件雕塑——《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作品刻划了一位裸体的老妇人,静静地坐着,低下头,默默地看着自己衰老的身体。她在想什么呢?也许,想的正是维龙诗中的那份感叹。
罗丹运用非常写实的手法进行了塑造。欧米哀尔青春不再,乳房干瘪,肚皮松弛,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神采,整个作品散发出寂寞和哀伤的气息。这就是生活中一名很普通的老妇人,罗丹并没有对她进行任何美化。让人不禁想到17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大师卡拉瓦乔,他主张“无情的真实”,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原则是真实,而不是美,甚至可以为了真实而牺牲美。这件《欧米哀尔》不正体现了“无情的真实”吗?在展出时,便有女性观众掩面而不去看她,更有人直言:
“太丑了!”罗丹可不认为她丑,反而觉得她是有性格的。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和残缺上更显露出性格,这种性格呈现出的正是内在的真实。他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只有那些没有性格的、毫不显示外部和内在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以罗丹的观点,《欧米哀尔》自然是美的。
她究竟是不是一件体现了艺术美的作品呢?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它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一切创造了艺术美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善,这就是艺术的美[1]”。
有观点认为,在美感中,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欧米哀尔》并不能带给人视觉上的快适,甚至令人感到不适,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有所感悟,才能得到理性上的满足。从而认为,《欧米哀尔》是有美感的,只是这种美感需要深刻的思考后,才能体会出来。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的事物会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带给人积极的审美感受,这件作品并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也许,经过思考后,会有理性的满足,但在“感官的快适”上她是缺失的。那么,美感的缺失,是否就使得《欧米哀尔》不符合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是一件缺乏艺术美的作品了呢?
二、委拉斯贵支的《塞巴斯蒂安·德·摩拉》
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塞巴斯蒂安·德·摩拉》表现的也是一个丑形象。这幅画的主角是一名生活在宫廷里的侏儒,侏儒因为

解读美术作品中的丑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86 KB
  • 时间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