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国道(环庐山段)改建工程 1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 105 国道(环庐山段)改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该工程项目标前会议书、补遗书对该工程的要求,依据现行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取得资料而编制的。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一、工程范围九江境内 105 国道地处江西省北部,贯穿九江南北,它北起九江长江大桥中心(与湖北省黄梅县交界)桩号 K1534+371 ,南至永修县万家山与南昌市安义县交界,桩号 K1650+521 ,全长 公里。本合同工程为 105 国道(环庐山段) 改建工程 A5 合同段,桩号 K1571+020~K1576+200 ,全长 km ,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等项目。该段建成以后, 从而使 105 国道与环庐山南路形成闭合环线,并且下一阶段要对妙智至双塔进行设计,使九江市与环庐山经济圈形成一个整体,对构筑九江综合交通新体系,进一步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主要设计标准 105 国道(环庐山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 K1571+020~K1576+200 )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计算行车速度 60 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 12 米,路面宽 米,两侧各设置硬路肩宽 米,路面横坡为 % ,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 Ⅱ级,设计洪水频率为路基及小桥涵 1/50 ,大中桥 1/100 。三、施工条件 1、水电、通讯和交通:均便利。 2、砂石材料分布极为广泛。四、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 1 挖方 m 3 295787 105 国道(环庐山段)改建工程 2 2 填方 m 3 184474 3 圆管涵 m 道 4 盖板涵 m 170m/7 道 5 小桥 m 40m/2 座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目标和实施施工组织管理目标如下: 一、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优良工程。本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 ,优良率 90% 以上,保部优争国优。在本工程的建设中,要求全体施工人员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贯彻“质量第一求效益,用户至上得信誉”的企业宗旨,以“精心施工、严格要求、事前控制、杜绝返工”的指导思想,严格每个施工工序、施工环节的施工。二、工期目标按业主《施工招标文件》规定本合同段工期为 12个月( ~2011. ), 投标人将完全响应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整体交验要求。其中: 1、路基土方、涵洞工程完成时间为 2011 年7月31日; 2、垫层通车时间为 2011 年8月31日; 3、水稳基层、水泥砼路面等完成时间为 2011 年 11月 31日; 4、培路肩、防护、交通工程等完成时间为 2011 年12月31日。各分项工程施工工期安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 5《施工总体计划表》。三、安全目标杜绝因公伤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 %以下,严防爆破伤人、边坡塌方、桥梁高空坠落、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各类事故发生。第三节施工平面布置计划一、施工便道本合同段系新建路基,路基施工时首先完成便道的土石方填筑,以便桥涵施工时材料的运输。便道填筑完成后,我方会安排专门人员从事便道的养护和维修 105 国道(环庐山段)改建工程 3 工作,确保便道的畅通。二、水电供应施工用电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主要靠接地方电力解决。在水泥砼搅拌站处自备发电机一台,容量 120 ~220kw ,供停电时砼拌和使用。零星用电配备小型发电机。施工用水采用直接利用地表水。三、水泥混凝土搅拌站 1、在 K1570+500 处附近设置占地面积为 12000m 2的水泥砼集中搅拌站。 2、小型构件的预制场地设在水泥砼搅拌站内。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四节施工队伍布署和任务划分见下表: 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表队伍名称驻地位置任务范围 1、2、3 工区附近民房挖方、路基填筑等 4、5 工区附近民房软基处理等 6、7、8 工区附近民房桥涵、防护工程等 9、 10 工区搅拌站附近基层、面板铺筑、划线、培土路肩、安装标志牌说明: 1、2、3 工区挖掘机 6 台、推土机 3 台、压路机 3 台; 4、5 工区挖掘机 2 台、装载机 2 台、压路机 2 台; 6、7、8 工区共 120 人; 9、 10 工区 80人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根据 A5标段的主要工程量和工期安排,立即组织精干人员,精良设备进场, 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在 5天内陆续到达现场。以上机械设备主要由汽车和拖车运输,公司项目部成员
105国道组织设计文字说明远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