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节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是教师通过有系统、有步骤、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对某一学科几节课或一节课或一个环节进行深入、广泛、细致、反复的研究探讨。(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例研究重在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怎么做”(教学策略)以及“教得如何”(教学评价与反思),它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例研究中的课与一般常规课的区别:有双重目标即研究目标和教学目标,侧重在解决实践操作层面问题,研究课可能同一课会反复上,直到问题解决。(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课例研究方法
可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讨论法、文献法、叙事研究等方法开展课例研究。
三、课例研究基本流程
确定研究问题、明辨研究目的和行动方向
↓
确定研究课的教学内容(选课)
↓
个人(或集体)备课
↓
研讨设计观察表
↓
上课并进行观察
↓
反思说课和讨论评课
↓
专题学习反思
↓
再度设计
↓
再进课堂
↓
再研讨总结
↓
形成课例
例:省三保某课例研究流程:管理者发现教师普遍存在问题(不能有效提问)——选择具体问题(提问的有效性)——选择具体研究课的类型(中班语言仿编诗歌)——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提问有效性资料并各自在自己的教学中留意观察——教师自我备课——集体研究设计观察表——上课并组织同组观察——组内分析研讨——再设计教学——再上课和观察——再研讨——直到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应如何提问,撰写完成课例。(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课例研究的常见组织形式
同课异构:指不同教师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构想或不同的教学策略上同一节课,在相互观课的比较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课多轮:指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在观课、评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模式。
多人同课: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多位教师按同一设计思路上同类容的一节课。
五、课例研究要具备的要素
有研究主题(带着什么问题研究)
明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学习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实描述课堂教学中解决研究的问题的实际进程
观察分析
反思小结(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再设计改进
六、课例研究组织要求
1、结合本园实际确定教师共性问题,作为课例研究中的研究问题。研究的问题可来源于本园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组内教师自报梳理获得的共性问题、研讨中生成的要研究的问题,或从听课活动中发现的教师共性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2、组织者或管理者超前学习,在教师参与课例研究前,提供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供教师学习思考。
3、组织者要提前数天将要研讨的内容通知教师, 给老师充足的学习思考时间,以便开展有准备的课例研讨,避免聊天式的研讨。
4、要给老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教学设计和上课不仅要有教学目标,还要有研究解决问题的目标。
5、科学设计观察量表。观察表的内容应当与研究主题相一致,设计的观察表应比较简单、容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