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建议建议原则终稿
经典病例
患者, 男, 50岁, 因肝内外胆管结石入某医院行手术诊疗。手术前无发烧, 血常规(-), 手术后前后使用环丙沙星、头孢曲松12天预防感染, 手术后第9天出现水样腹泻, 伴腹痛、腹胀, 每日8~10次, 体检腹部软, 全腹轻度压痛, 无包块, ℃, 血WBC 8×10*9/L, 肝功正常, 尿常规(-), 大便常规WBC 0~3/HP, 服用氟哌酸, 思密达, 黄连素等效果不佳, 服用易蒙停后略好转, 数天后再次复发。行结肠镜检验后拟诊为抗菌药品所致伪膜性结肠炎(现在认为是脆弱杆菌感染, 可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诊疗), 经用万古霉素诊疗后痊愈。
经典病例
分析:
患者手术后应用多个抗菌药品达12天, 术后无感染征象 情况下, 应用头孢类及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品预防感染, 因为抗菌药品 不合理应用使肠道内菌群失调, 造成了伪膜性肠炎 发生。
背 景
抗菌药品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
无指征 预防用药
无指征 诊疗用药
品种选择错误
剂量选择错误
给药路径不合理
给药次数不合理
疗程不合理
相关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增加
细菌耐药性增加
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目
提升细菌性感染 抗菌诊疗水平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降低细菌耐药性
降低医药费用
关键内容
第一部分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 基础标准
——必需遵照
第二部分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 管理
——应该遵照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品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供参考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 诊疗标准及病原诊疗 ——供参考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 基础标准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 基于以下三方面:
用不用抗菌药品-应用指征
选择何种抗菌药品
采取何种给药方案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 基础标准
诊疗性应用 基础标准
预防性应用 基础标准
在特殊病理、生理情况患者中应用 基础标准
诊疗性应用 基础标准
应用指征
诊疗为细菌性感染者,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 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 感染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 证据, 诊疗不能成立者, 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品。
诊疗性应用 基础标准
选择何种抗菌药品
依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品
病原不明者依据患者 发病情况、原发病 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 病原菌, 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情况先给予经验诊疗
根据药品 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建议建议原则终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