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职业测验与自我了解.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职业测验与自我了解
目录
第一节 职业测验概述
第二节 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测验
第三节 职业能力测验
第四节 职业人格测验
第一节 职业测验概述
一、职业测验的产生
1927年,斯特朗出版了第一个兴趣测验—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测验结果与具体职业直接对应。
1928年,哈尔出版了能力倾向测验,强调人类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提倡将能力测验用于职业指导。
1958年,美国通过《全国义务教育法》,鼓励将心理测验与职业指导结合起来,促进职业指导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职业测验的应用
为人择事的职业指导:主要用于针对不同人的特点,给予选择何种职业或专业的建议。
为事择人的职业指导:主要用来挑选合适的人从事某一工作。
各种专业资格的鉴定:主要用来确定个人是否具有从事某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职业测验的种类
职业兴趣与价值观测验
职业兴趣是人们喜欢与不喜欢某种职业的一种持久的倾向,它关系到人们从事该项职业的积极性。
职业价值是人们关于职业的一系列信念,它决定人们职业发展和行为的方向。
职业能力测验:西方学者一般把能力看作是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力,我国学者一般把能力看作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职业人格测验: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贯和稳定的心理特性、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人格无好坏,但对特定职业,不同人格特点还是有优劣之分。
四、职业测验的鉴别
效度:指测验能否测量到所要测定的心理特性,或者说能确定到什么程度。信度高的测验不一定效度高。
常模:是根据对被试集体的标准化样本的施测,获得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常模的作用就是可以作为评判个体差异的依据和比较的标准。

第二章 职业测验与自我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573 KB
  • 时间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