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儿游戏的选择权
李慧
案例描述:
雨后的天气一片凉爽,下午我带孩子们到户外做游戏《老鹰捉小鸡》,绝大部分幼儿都非常感兴趣,跟着我兴致勃勃地玩耍。可康佳伟和闫波两位小朋友却跑到草地上,不知干什么去了。看到她们俩个乱跑,不跟着我做游戏,我非常生气。走过去气冲冲地说:“你们俩个干什么?”她俩头也不抬,说:“我们在看草地上的小水珠。”“ 为什么不跟着老师做游戏呢?”他俩看了看我说:“我们不喜欢,不愿意做。”我听了这话很生气,但我强忍着心里的愤怒问:“小水珠好玩吗?”“老师,你看,这些小水珠都是亮晶晶的,用嘴巴一吹,它们就会跳起舞来,可好玩了。”顺着我们的动作一看,确实很美,小水珠在绿色的小草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看着她们这么感兴趣,我也不忍心劝她们回去了,于是,我说:“你们好好观察,然后把你们观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好,好!”她们兴奋地回答,高高兴兴地做她们喜欢的事情了。
活动分析:
游戏过后,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组织全体幼儿玩同一个游戏时,是否每一位幼儿都会对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活动感兴趣呢?当我们遭遇到以上类似的尴尬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继续按老师的计划进行呢,还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呢?
1、《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本次游戏活动中,我并没有因为幼儿对游戏活动不感兴趣而强迫她们、训斥她们,而是尊重她们的选择、尊重她们的兴趣,让她们自主选择游戏方式。试想一下,如果在活动中,为了所谓的“整齐划一”,强迫幼儿按老师的意图活动,她们也许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她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委屈与痛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这个案例中,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让她们自主选择、自主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传统的游戏教学方法相比,自选游戏给了幼儿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度。
案例反思与教育措施:
自选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自己做主选择的游戏,即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挑选游戏同伴,自我表现体验游戏过程。但自由不意味着放纵、随心所欲,那么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应该怎样迎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让其在有组织、有目的、有乐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自由、持续地获得健康成长和整体全面和谐发展的
生活体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教师要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游戏理念。
游戏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观念作指导,不能“一时心血来潮而为之”。如果游戏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来指导,那游戏深层次的教育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游戏便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全部,游戏应像幼儿的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一样重要,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幼儿的游戏权利。我们每一个游戏的开展都有它的目标,或发展身体协调性,或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让幼
尊重幼儿游戏的选择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