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有画 画中有乐
张 琼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艺术作品中的内涵和“美”充分挖掘出来,把音乐、美术相机引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课堂才会活泼有趣,才会一改往日沉闷的气氛和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乐。
[关键词]:唱,听,奏,画
人们谈到音乐时常借用绘画语言表述,如音色、音乐形象等;谈到绘画时,又常借用音乐术语表述,如色调、节奏等。节奏不但是音乐的状态,同时也是绘画中气韵的一种表现。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便犹如音乐的节拍、强弱和高低;色彩与线条的组合犹如和声与旋律。
艺术教育改革提出了综合艺术课程的新理念,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科综合观,,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整合,使学生获得艺术美的熏陶。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抽象的,不可造型的,它有着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等广阔的空间,我们把美术这种直观的视觉艺术融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其充分利用了儿童喜欢圈圈画画的本能,做到了以图启趣,以趣启意,综合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同样,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唱歌、听赏、音乐游戏等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获得艺术美的熏陶。下面,我以音乐单科为主的综合艺术课为例,谈谈美术与音乐学科综合运用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 唱一唱,画一画
在学习歌曲当中,我经常让孩子们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唱《金孔雀轻轻地跳》这首歌时,我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游览了云南的西双版纳,观看了孔雀庄里各种姿态的孔雀图片,欣赏了孔雀舞,然后让他们分组制作孔雀头饰,孩子们有的画,有的粘,有的贴,最后每组同学带上亲手制作的孔雀头饰随音乐跳起了傣族孔雀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终学生在唱唱跳跳中学会了歌曲。又如在教唱歌曲《小蚂蚁》时,我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念蚂蚁诗歌,再在歌曲中画蚂蚁,孩子们本来就喜欢小动物,他们有的画蚂蚁搬家,有的画蚂蚁上树,有的画小蚂蚁手拉着手做游戏,还有的制作蚂蚁头饰带在头上进行歌表演,我深深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而感动。
此外,学生在歌唱时往往整首歌曲都用同一种力度来演唱,歌曲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运用p和f这两个力度记号来演唱,我特别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小雨滴答滴答,另一幅是打雷轰隆隆,我先让他们明白小雨的声音是弱的,即P;打雷的声音是强的,即f。如图:“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f “你们可记得,何时荷花变莲蓬”。这样,孩子在歌唱的时候,一看到这两幅图,很自然用不同 力度的声音把歌曲演唱出来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利用大自然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声音启发他们去想象,去比较,如微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小河流水“哗啦哗啦”的声音、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声音、学校鼓号队演奏时的声音等,然后叫他们把想象到的声音用图案表示出来,画在书本上相应的力度记号旁边,这样能使孩子们熟练地掌握各种力度记号并应用到歌曲中去。
二、 听一听,画一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绘画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和培养音乐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低年级在欣赏《青蛙》时,我要求学生用不同颜
乐中有画画中有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