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yì lù)梨花
彭荆风
第1页/共28页
第一页,共29页。
作者简介: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作家。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集《爱与恨的边界(biānjiè)》《云里雾里》以及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等。
“驿路梨花”出自南宋诗人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的最后两句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chùchù)开。”
驿路,课文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第2页/共28页
第二页,共29页。
课件PPT
1、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shùnxù),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会“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3、学习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第3页/共28页
第三页,共29页。
1、给下列红色(hóngsè)字注音:
喷香 竹篾
驿路 修葺
菌子 折损
简陋 麂子(jǐ zǐ)
露宿 陡峭
撵走 悠闲
恍惚 火塘 晶莹
第4页/共28页
第四页,共29页。
1、给下列红色(hóngsè)字注音:
喷香(pèn) 竹篾(miè) 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折损(sǔn) 简陋(lòu) 麂子(jǐ) 露宿(lù xiǔ)(lù sù) 陡峭(dǒu) 撵走(niǎn) 悠闲(yōu) 恍惚(huǎng) 火塘(táng)
晶莹(yíng)
第5页/共28页
第五页,共29页。
课文(kèwén)解读
一、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rénwù),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才是小屋真正的主人?
二、“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第6页/共28页
第六页,共29页。
1、根据(gēnjù)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出现
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目的
1
2
3
4
5
第7页/共28页
第七页,共29页。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tiánxiě)下面表格。
出现
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目的
1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
给房顶加草
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为群众着想
2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过路人
3
一群哈尼小姑娘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
接姐姐的班
4
解放军
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5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第8页/共28页
第八页,共29页。
本文(běnwén)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从上表看全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9页/共28页
第九页,共29页。
2、“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gèzì)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第10页/共28页
第十页,共29页。
《驿路梨花》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